就对
即就句对。
即就句对。
【介绍】:郑谷作。写当时贵家豪门嗜花若狂,风气盛行,致使天下农夫竞相种桃李而不种粮食桑麻,对造成这种不良风尚、一味豪华奢侈的统治者给予了讽刺。
【介绍】:见陆长源。
谭优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12.6万字,为《唐诗小集》丛书之一。本书以《全唐诗》为底本,参校诸本。全书计收诗265首,联句1首,残句14条。书后附录杜牧《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以及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据《舆地纪胜》收《至西山》残诗2句。
孔悝,春秋时卫大夫。卫成公、献公、庄公皆曾失国出奔,赖孔悝祖先及悝之功返国,卫庄公命令孔悝将其先人的功绩铭于鼎。所谓“卫孔悝之鼎铭也”。见《礼记·祭统》。后因以“孔悝铭”指大臣勤劳国事。窦庠《酬韩愈侍
东汉周防年少博学,年十六,任郡署小吏。后作咏小吏的典故。高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
见“选妓征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因以“七步咏”、“七
清臧岳编。臧岳,字括斋,濮阳(今属河南)人,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应试唐诗类释》,十九卷。选录唐人试帖诗360余首,分16类,以类编排。每诗后皆有注释,分题解、附考、音注、质实、疏义、参评、阙疑等七项
【介绍】:唐代诗人。字子军。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年不详。贞元中,游成都,与陆畅有交往。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曾久困长安,深知“求名”辛酸,萌生退隐之念。及第后,遂因母丧,隐居池州九华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