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融

崔融

【介绍】: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于乾宁中题诗于苏州昆山惠聚寺。《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653—706

【介绍】:

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高宗时,擢11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历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郎、凤阁舍人等官。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后召授国子司业,兼修国史。以修《武后实录》,封清河县子。卒谥曰文。融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号“文章四友”。著有《唐朝新定诗格》。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8首,编为1卷。其中《关中好风景》诗实为晚唐崔融作。《全唐诗补编·补逸》补录2首。

【生卒】:653—706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西)人。高宗上元三年(676),中辞殚文律科,累补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融为侍读,东宫表疏,多出其手。武后圣历中,自魏州司功参军迁著作佐郎,历右史、著作郎,进凤阁舍人。久视元年(700),出为婺州长史,寻召为春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事。长安二年(702),再迁凤阁舍人。改司礼少卿。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兼修国史。二年(706),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清河县子。因撰武后哀册文,用思精苦,绝笔而卒。追赠卫州刺史,谥曰文。融为文典丽,朝廷所需大手笔多由其草拟。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合称为“文章四友”。文以《则天哀册文》、《启母庙碑铭》等较为著名。诗以《咏宝剑》、《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等为人称许。据《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编有《珠英学士集》五卷,著有《宝图赞》一卷、《崔融集》六十卷,俱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全唐文》存文四卷,《唐文拾遗》及《续拾》补二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雪中何以赠君别,唯有青青松树枝

    【介绍】: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诗句。二句写雪中以松枝赠别,表现作者与友人的真挚情谊和高尚情怀,自然贴切,寓意深长。

  •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介绍】:鲍溶《始见二毛》诗句。二毛,头发斑白。诗句以叶落喻人老,并以落叶难归树和逝川易返潮的鲜明对比,说明人衰老的不可逆转,表达了诗人始觉衰老时痛感韶华不再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 刘友贤

    【介绍】:高宗时人,曾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同作共二十一人,有陈子昂为之作序,可称盛会。生平他事无考。《全唐诗》仅收录此诗。

  • 卢宗回

    【介绍】:唐代诗人。字望渊。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元和十年(815)进士及第。官终集贤学士。为人好学。《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八、《广东通志》卷四四。

  • 哭穷途

    指感伤人生不遇,困于穷途。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亦作“

  • 李温

    【介绍】:见李漼。

  • 竹皮巾

    即竹皮冠。秦末刘邦未显贵时所戴的竹皮制成的冠。后泛指乡野之人的装束。王绩《被召谢病》:“横裁桑节杖,直剪竹皮巾。”

  • 大历诗风

    诗歌风格。唐代宗大历(766—779)时期,安史之乱初平,诗人面对现实而又缺乏盛唐诗人的理想、豪气和激情,注意力多转向个人遭遇和个人感慨,在流连光景、酬和寄献的同时,抒写其闲寂哀婉之情,艺术上追慕六朝

  • 开说

    陈述;进言。引申为阐发解说。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开说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介绍】:李峤《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诗句。二句描写了一幅江南春意图:岸边的花朵映衬得水边树木更加艳丽明亮;江边众多水鸟上下翻飞,使沙洲变得一片喧闹欢腾。“明”、“乱”二字,平中见奇,生动地刻画出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