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钱谦益撰。见《读杜小二笺》。
【生卒】:658—730【介绍】:唐代小说家。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儿时曾梦鸑鷟降于庭,祖父因以“鷟”名之。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授岐王府参军。又八次应制举,皆登甲科
【介绍】:见崔日知。
脸。张鷟《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①窃贼。元稹《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②指东方朔。因其相传曾偷吃过西王母的仙桃,故称。韩偓《荔枝三首》之一:“汉武碧桃争比得,枉令方朔号偷儿。”③晋代王献之为人气度高
古地名。在今江苏省淮安西。汉属淮阴郡淮阴县。王圭《咏淮阴侯》:“千金答漂母,下乡酬百钱。”
梵语Dhyāna的音译,义为静虑,即禅定。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序:“于昆尼禅那,极细密之义;于初中后日,习总持之门。”白居易《三适赠道友》:“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
【介绍】:雍裕之作。该诗本自建安诗人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但徐干是以流水之连绵不绝喻相思之无穷无尽,此诗则以流水之呜咽比思妇之哀哭,化用古乐府《陇头歌辞》“
【介绍】:岑参作。约于天宝十三载(754)赴北庭途经武威时所作。诗写作者与故友在凉州客舍夜宴的情景。前六句描写了弯月秋风、琵琶声传、十万人家的凉州夜景,展现了边城重镇的繁华气象,也流露出作者凄冷落寞的
曹邺《杏园即席上同年》:“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本指科举登第。后用以比喻境遇突然变好、地位迅速提高。金元好问《送端甫西行》:“渭城朝雨三年别,平地青云万里程。”亦作“平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