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用“牛刀”比喻有大材之人。亦用以咏县令。孟浩然《赠萧少府》:“鸿渐升台羽,牛刀列下班。”许浑《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喻指拙劣的模仿。典出《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流莺》末联。诗人借流莺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此二句点明“伤春”正意。“凤城”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诗人以“不忍听”流莺的哀啼抒发自己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伤春”之情
犹郑曲。吴筠《听尹炼师弹琴》:“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参见“郑曲”。
即服虔。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清陈仅《竹林答问》云:“古‘服’、‘伏’通用。《文选·江文通〈别赋〉》李善注引服虔《通俗文》,正作‘伏虔’,此其的
《后汉书·荀淑传》载:荀淑有高行,其子八人并有才名,当时人谓之“八龙”。因古代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因名荀氏故里为“高阳里”。后因以称望族故里或名士居处。常含溢美之意。韦应物《答裴处士》:“来署高阳里,不
喻指同命运、共患难。语本《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攲枕情何苦,同舟道岂殊。”
穿过缝隙的落日余辉。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之二:“笔架霑窗雨,书签映隙曛。”
【介绍】:储光羲作。此诗写羁旅之愁。上半写潮信未起,泊舟江口,风浪颠簸,寒夜难眠,已是苦不堪言。下半写更有甚者,独处异乡,知音难求,况有吴山阻隔,连聊以寄托乡思的明月亦难看到,唯见江上楚火点点,徒增凄
清刘凤诰撰。凡五卷。刘氏熟读杜诗,精通史学,长于考订,故于前人注杜论杜、唐史典实多所浏览,此编共收录诗话150条,涉论颇广,于杜甫家世、亲族交游、生平事迹,思想性格、诗文阐释及诸家评论,多所评骘,且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