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律赋

律赋

赋体名。律赋是唐代在齐梁骈赋的基础上,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新赋体。其基本特点大致为:(一)篇幅字数有一定的限制。李调元《赋话·新话》卷四:“唐时律赋,字有定限,鲜有过四百者。”律赋超过四百字者也有,如白居易的《鸡矩笔赋》、元稹的《观兵部马射赋》等均超过五百字,是对律赋规模体制的一种突破。(二)用韵的数量、韵脚平仄的运用均有一定的要求。唐代律赋用韵数量要求比较宽松,用几韵有相当的灵活度。然其常规一般为八韵。此制始于开元二年(714)所试《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为韵,今唯存李昂《旗赋》一篇,见《文苑英华》。中唐科考赋八韵者为最多。“私试”(即平时练习)之作,赋八韵也为常例。对于用韵的平仄要求,原无定格。至唐中后期逐渐发展出四平四仄之定例。至于用韵的次序,则有依次与不依次之别。考试明文规定“次用”,即按规定韵字次序依次用韵,实际上不依次用韵的例子似乎更多一些。晚唐以后,情况有所变化。(三)命题有一定准则。题目取资,范围包括时事、古事、景物、事理、经史子集、曲名诗句等等。其特点,李调元说:“大约私试所作而播于行卷者,命题皆冠冕正大。逮乎晚季,好尚新奇。……元和、长庆以后,工丽密致,而又不诡于大雅。”(《赋话》卷二)(四)律赋的章法、结构也有一定的讲究。唐人已重破题,入题之法,有虚入、实入、题字对举、对策、考辨、论赞、序记、疏释、原议种种(例详王芑孙《读赋卮言》)。结构有因题义布局与依换韵分层等等。(五)句法多用四六。四六句法,本起自骈赋,律赋也继承了这一特点。自元稹、白居易始有所突破。晚唐律赋又趋精密,讲究巧对,细针密线,斗巧争奇。

猜你喜欢

  • 策策

    象声词。韩愈《秋怀诗十一首》之一:“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 房千里

    【介绍】:字鹄举,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大和初进士。尝为国子博士。贬端州刺史,终高州刺史。与许浑有诗酬赠。《全唐诗》收诗1首。

  • 王广津

    【介绍】:见王涯。

  • 然诺

    应诺。谓言而有信。张昌宗《少年行》:“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崔颢《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 德圆

    【介绍】:生平无考,僧人。《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云门山》收其《云门寺》诗1首,《古今禅藻集》卷四收其《游云门寺》诗2首(与上重出1首),《全唐诗补编》据之收入。

  • 小杜

    【介绍】:见杜牧。《新唐书·杜牧传》:“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 絷骥四足

    《淮南子·俶真训》以骐骥被缚住腿而不能致千里作喻。后世遂以“絷骥四足”比喻贤者受困,不能施展才能。韩愈《寒食日出游》:“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 顾况诗注

    王启兴、张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22.1万字。本书为《唐诗小集》丛书之一,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全唐诗》顾况诗四卷为底本,参校诸本。附录四:一为“事迹交游”,二为“诗话评论”,三为“

  • 炙毂子诗格

    唐王叡撰。一卷,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等本,而以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最精审。王叡,或作睿,自号炙毂子。据张伯伟考,为宣宗至僖宗时人,书当成于宣宗大中十年(856)之后。此书

  • 星轺

    使者所乘的车子。亦代指使者。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