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人包佶、李纾的合称。包佶天才赡逸,尤工于诗。李纾也以诗文著称。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称其诗为“高韵”。二人友善,且以文章风韵同调闻名于世,世称“包李”。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皎然以书荐(灵澈
【介绍】:字子骏,排行二,崔日用堂兄。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明经登第。曾与张说同为朔方判官,并知名。睿宗时为洛州司马。以平谯王叛乱有功,加银青光禄大夫,迁殿中少监。玄宗时累迁京兆尹,封安平县侯
广大貌。元结《治风诗五篇》之一:“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莫知其极。”
凡八卷,前四卷选杜甫律诗500首,后四卷选陆游律诗500首,大字白文,无一注语,为朝鲜活字本,书版有“英陵朝甲寅本,当宁丁酉字印颁于世,时圣上光御元二十有三年猎旬也”字样。当我国清末时。
【介绍】:崔涂作。见《春夕》。
技能,本领。贯休《战城南二首》之一:“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古时于大道旁设长亭,为休息或送别之处。李端《送张淑归觐叔父》:“日惨长亭暮,天高大泽闲。”
恰似,正如。司空曙《竹里径》:“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赞赏。李白《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jié)激烈昂扬。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