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戴叔伦

戴叔伦

【生卒】:732—789

【介绍】:

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郡望谯郡(今安徽亳州)。曾从萧颖士学。至德间,避乱流寓鄱阳。广德元年(763)刘晏表荐为秘书省正字,延入幕中。改广文博士。大历三年(768),以监察御史里行任湖南转运留后,改河南转运留后。建中元年(780),任东阳县令,以治绩斐然,加大理司直。四年入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后领节度留后事。兴元元年(784)任抚州刺史。以政绩卓异封谯县男。后辞官隐居。贞元四年(788)授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管经略使,世因称“戴容州”。五年四月,以疾受代,上表请度为道士。六月北还,卒于道。《新唐书》有传。戴叔伦为大历、贞元间重要诗人。丁仪谓其“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诗学渊源》卷八)乔亿曰:“戴叔伦诗,品既不高,体又不健,只以指事陈词婉切动人,不可谓非唐音之肉好者。”(《大历诗略》卷六)《全唐诗》编其诗为2卷,录诗约300首,而可确定为伪作的有56首,确为戴作的只有184首。

【生卒】:732—789

【介绍】:

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郡望谯县(今安徽亳州)。天宝中师事萧颖士,以文学、政事见称。安史乱起,避地饶州鄱阳。进士及第。约宝应、广德中,辟度支转运盐铁使刘晏幕从事,署秘书正字。三迁至监察御史。大历初充湖南转运留后。杨子琳叛军欲劫其所督财赋,誓死相拒,叛军舍去。一度为杭州新城令。建中元年(780)任河南转运留后,出为东阳令。辟湖南观察使李皋幕从事,署大理司直。三年转江西从事。再迁检校祠部郎中。兴元元年(784)授抚州刺史。在任作均水法以利农耕。贞元四年(788)授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五年(789)罢任,上表请度为道士,卒。世称戴容州。为政清明仁恕,多省费方略,所治有政绩。工诗,有时名。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录诗六首。叔伦曾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此语对宋明以来文论和创作颇有影响。其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面貌和农民疾苦见长。乐府诗《女耕田行》、《屯田词》、《边城曲》等,即事名篇,描写广大农民和戍卒在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下的悲惨遭遇,反映安史乱后的社会现实,继承了杜甫诗歌的优良传统,成为白居易等提倡的新乐府的先导。更多的作品则抒写世途艰难的悲愤、行旅离别的愁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等。《除夜宿石头驿》、《过三闾庙》、《兰溪棹歌》等也是传世佳作。权德舆称其“文本菁华,而长于比兴。粲为采章,锵如珩璜鼓钟于宫”。古体语直而气婉,近体工于指事造形,多清警可观之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尤有名。在题材、句法、格调等方面多有滥觞晚唐者。《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十卷、《书状》一卷、诗一卷,已散佚。今传《戴叔伦诗集》二卷、补遗一卷,窜入他人之作数十首。蒋寅有《戴叔伦诗集校注》。《全唐诗》编为二卷,《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唐权德舆《戴公墓志铭并序》、《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五。参傅璇琮《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蒋寅《戴叔伦年谱简编》。

猜你喜欢

  • 宫词

    【介绍】:①(全)长孙翱作。此诗写安史之乱平复后,玄宗回到京师,风景依旧,人事全非,宫前之水,呜咽不流,似乎也在悲叹世道的沧桑变化。该诗寓情于景,含蓄蕴藉,意味深长。②(全)朱庆馀作。一作《宫中词》。

  • 别律

    一般地,古体诗并不像后来的近体诗那样严格地讲求格律,但它也有自己的平仄规律,只不过它和后来的近体诗的格律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近体诗成熟之后,古体诗在创作中也往往受近体诗格律影响,形成独特的格律方式,所以

  • 九日忆东山兄弟

    【介绍】:王维作。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面子

    脸。张鷟《游仙窟》:“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 李怀远

    【生卒】:?—706【介绍】:字广德,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少孤寒而好学,擢四科及第。后历官邢、冀、同等州刺史。后官至宰相,封赵郡公。谥成。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2首。

  • 鬻熊师

    鬻熊,楚国的先祖。周文王曾拜他为师。见《史记·楚世家》。后因喻指帝王的师长。张说《赠赵公》:“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 闲居

    【介绍】:①(全)高适作。诗写作者客居淇上时的寂寞、悒郁情怀和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的慨叹。该诗以春日美景反衬心中悲情,委婉曲折,含蓄有味。②(全)姚合作。这是诗人休官家居后萧索心情的写照。虽在闹市,却门

  • 如纶

    指帝王的诏令。语本《礼记·缁衣》:“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绰。’”权德舆《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 赵凤

    【生卒】:?—935【介绍】:五代散文家。幽州(治今北京)人。少以儒学知名。唐天祐中,为躲避征兵,落发至太原。后梁时,为郓州节度判官,后唐庄宗即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天成初,为端明殿学士。天成二年

  • 李深之文集

    文集。唐李绛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绛集》二十卷。该集为晚唐夏侯孜编。《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司空论事》十七卷,又著录《李绛文集》六卷。《四库全书》因所录皆李绛奏议之文与论谏之事,改题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