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参见“拗”。②指拗句格。宋吴可《藏海诗话》:“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禅房花木深’。‘遇’与
犹言将来。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一:“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
三国魏隐士。隐居苏门山,不谈世事,喜长啸。曾与嵇康、阮籍相见,唯以长啸相对。见《晋书·阮籍传》。后用以指隐士。亦用以指佳胜山水和闲适的生活。张昌宗《秦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或“五千文”、“五千字”为老子《道德经》的代称。李群玉《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卢照邻《赤
传说为周文王时代的乐舞。亦泛指皇家乐舞。张昭《观德舞》:“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
【介绍】:杜甫在成都作。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此诗写草堂初成,环境清幽安静,结束了多年的流离生活,流露出多年少有的愉悦心情。其中“暂止飞乌将数子,频
语出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用以指促膝夜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与谈诗文,慧黠可爱。剪烛西窗,如得良友。”
帘子的别称。陆畅《帘》:“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
【介绍】:中唐人。为白居易所赏。《全唐诗》存其《献卢尚书》诗1首。
指汉代济南人伏生。他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今文《尚书》即从他传出。亦泛指儒生。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司空曙《送王先生归南山》:“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