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歌辞

敦煌歌辞

诗体名。敦煌遗书内保存着大量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曲辞,曾被整理者称之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曲”、“俗曲”、“小曲”或“词”,名目繁多,称谓不一,且容易与后代词曲的概念相混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任半塘主张把敦煌遗书内的“曲子词”之类的作品统称为“敦煌歌辞”。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歌辞十二类,其中有六类明确定为“歌辞”,敦煌遗书所藏唐五代的曲子词之类作品,同《乐府诗集》所称“歌辞”在格调、体式上有很多相近相似之处,故而才有“敦煌歌辞”之一体。目前已发现和整理的包括专集《云谣集杂曲子》和散见于一百五十多种唐人抄本的敦煌歌辞,总数已达一千三百余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敦煌歌辞的创作时代不可详考,只能依据敦煌藏经洞的历史推测这些歌辞大约创作于唐五代时期,有些可能是盛唐时期的作品。敦煌歌辞绝大多数不知其作者,仅少数留有作者姓名,而这些作者大多是中原作家。就保存下来的敦煌歌辞来看,这些作品大都源自民间,内容丰富,能够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敦煌歌辞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抒情的作品,缠绵坦率,幽思洋溢;一般的作品,信口信手,出语自然”(阴法鲁《敦煌曲子词集序》)。歌辞作者还比较注意运用浪漫化表现手法,想象优美,构思奇巧,造意新颖,比喻贴切自然,夸张生动有力。佛曲歌辞描绘佛国世界,更是虚幻缥缈,写冥间地狱,益发怪诞不经,也各有特色。敦煌歌辞是由汉魏六朝乐府诗至宋元词曲之间的过渡桥梁,为晚唐五代和两宋词的兴盛繁荣开辟了道路,它的发现也为探溯词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音乐的关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 钱郎

    唐代钱起、郎士元的并称。二人都是中唐前期著名诗人,代宗时期同在长安为官,交往酬和甚多,诗多酬献赠送之作,体调大致相同,齐名于世,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时朝廷公卿出牧奉使,无二人作诗祖饯

  • 活计

    ①生计;谋生的工作或职业。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划。”②指家业,资财。《建州人歌》:“令我州郡泰,令我户口裕,令我活计大,陆员外。”

  • 商公

    见“商山四皓”。

  • 报答

    ①犹答复。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篇章慵报答,杯宴喜经过。”②谓报谢恩惠。白居易《赠僧五首·钵塔院如大师》:“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 河梁

    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是咏送别的名篇,其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句。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李益《杂曲》:“北风河梁上,四野愁云繁。”孟郊《感怀》之七:“河梁暮相遇,草草不复言。”

  • 王忳绣被

    王忳,东汉人,字少林。曾到京城洛阳,遇见一位有病将死的书生,书生以后事相托,并以金十斤相赠。书生死后,王忳用一斤金为其营葬,其余则放在棺下。后王忳回乡为亭长,有无主马奔入亭中而止,并且大风还吹来一床绣

  • 折臂成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后用以比喻对某事阅历丰富,自能积累经验,造诣精深。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 执靮

    握马缰绳。春秋时,柳庄曾用执羁靮来描述跟随卫献公流亡他乡的大臣。事见《礼记·檀弓下》。后遂用作谦称,谓追随王公大臣。韩偓《病中初闻复官二首》之一:“抽毫连夜侍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

  • 燕颔

    (yàn—)东汉班超自幼就有建功异域的志向。相士曾说他“燕颔虎颈”,是封万里侯之相。后班超奉使出使西域,平定西域各地贵族的叛乱,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后因以“燕颔”为封侯之相。

  • 昨日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为离别相思之作。作者以紫姑神借指自己所爱的女子,前六句写昨日小会便匆匆离别,今日见圆月始缺、筝弦之单,触景生情,相思愈深,以致嫌音书来迟;尾联转想明日清晨对方笑倚梅花的情景,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