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高适作于天宝十载(751)送兵蓟北期间。诗写除夕之夜异乡孤馆寒灯的清冷景象中,作者思念故乡亲友、感叹岁月蹉跎的凄然心境。该诗构思新颖,在典型的环境中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情感,故为人们
【介绍】:见柳珪。
战国楚大夫屈原遭奸佞谗毁,被楚襄王斥逐于江湘之间。屈原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憔悴湘滨”谓贬谪失意。李群玉《送萧绾之桂林》:“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介绍】:李贺《官街鼓》末二句。意谓神仙也难免一死,只有鼓漏之声长久不绝。钱钟书评之曰:“谓仙寿长而有尽,不如宇宙之无穷。袁中郎《瓶花斋集》卷四《过黄粱祠》第二首云:‘不脱阴区苦奈何,仙官尘侣不争多。
即商伊尹、汉霍光的并称。二人皆扶助贤君,放逐暴君。后泛指朝廷中扶正祛邪的重臣。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之五:“长笑应刘悲显达,每嫌伊霍少诗篇。”
【介绍】:日本僧人,俗姓禾田氏。淡海帝世,入唐就吴越高学尼受业,学业颖秀。太后天皇世归日本,拜僧正,时年73。《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3首。
后汉周泽官太常,清洁循行,谨敬宗庙,常年在斋宫内起居,时人有“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之谣。见《汉官仪》。后因以“醉如泥”、“醉似泥”或“醉泥”形容烂醉貌。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
据晋皇甫谧《高士传·善卷》载,舜帝曾以天下让善卷,善卷认为舜“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以致天下纷乱扰扰。后因以“舜衣裳”代指帝王之业。杜牧《郡斋独酌》:“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枚皋为枚乘庶子,枚乘为梁孝王文学侍从时,娶枚皋之母为妾。枚乘东归时,枚皋母与枚皋未随同归。见《汉书·枚皋传》。后因以“枚皋相见”指夫妻父子离别。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
唐代杜甫、韩愈的并称。杜甫的诗歌与韩愈的诗文,同样具有杰出地位和巨大艺术感染力。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后人杜、韩并称,或谓杜诗、韩文,或谓杜、韩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