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夐
【介绍】:
唐人,曾官定州司马。《全唐诗》存《晚秋登恒岳晨望有怀》诗1首,为北岳庙碑阴刻石诗,立于开元九年(721)。
【介绍】:
唐人,曾官定州司马。《全唐诗》存《晚秋登恒岳晨望有怀》诗1首,为北岳庙碑阴刻石诗,立于开元九年(721)。
【介绍】:唐代文学家。又作宋先、宋务先,皆误。字子昂,一名烈。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生卒年不详。举进士及第,调洛阳尉,迁右卫骑曹参军。中宗神龙二年(706),中贤良方正科(《登科记考》卷四作神龙三
【介绍】:见谦明。
【介绍】:见张夫人。
三国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令其在七步中作诗,曹植应声而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因以“咏豆”谓人才思敏捷。
指亲近而不讲究仪礼的宴集。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
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之诗歌体式。南朝时期文人士子穷研诗歌形式之美,迄初唐不少诗作已暗合律。沈、宋则把律诗(特别是五律)加以定型,完成“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沈宋体的出现标志着律诗的定型。宋严
传说为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玄塞隔阴戎,朱光分昧谷。”
①唐代李峤、杜审言的并称。李峤工文章,杜审言善为五言诗,并知名于世,彼此相友善,后人因并称之。见《诗薮外编》卷四。②唐代李白、杜甫的并称。二人交谊颇厚,诗名相并,同为唐代成就最杰出的诗人,时人并称之。
台名。相传周穆王为盛姬建“重璧之台”。见《穆天子传》卷六。白居易《八骏图》:“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亦泛指华丽之台。上官仪《八咏应制二首》之一:“雪花飘玉辇,云光上璧台。”
唐韩愈作。德宗贞元八年(792)作于长安。时愈初登进士第。争臣谓阳城其人,他于贞元四年,为谏议大夫,居谏官之职五年,闻朝廷得失而不肯一言。愈乃假此互为答问驳辨之词,以论争臣之职及阳城之不得为有道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