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隐居不仕。语出《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坏而遁之。”骆宾王《同宰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三:“今日徒招隐,终知异凿坏。”
指列御寇。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参见“列御寇”。
【介绍】:字元素,五代、宋初人。隐于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陆蟾、王元等皆一时名士,为诗相善。终生不仕。约卒于宋雍熙(984—987)年间,《十国春秋》有传。融工诗,为时所称。《全唐诗》存诗6首3联
【介绍】:宋之问作。据《唐诗纪事》卷三云: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又命上官婉儿评其优劣,宋诗因“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句,而获“犹陟健举”之评。斗奇争巧,以邀君宠,自须从气象落笔
【介绍】:见陈黯。
上下;行止。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攀援悬根木,登顿入天石。”
【介绍】:唐代诗人。字极浦。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昭宗时在世。大顺三年(892)进士。《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
【介绍】:生平世次皆无考。《全唐诗补编·补逸》收其残诗1首。
【介绍】:张南史作。富阳,县名,在今浙江省。诗人凭楼眺望,见江中风雨交加、波浪摇荡,遂反用《庄子·外物》中任公子垂钓之典,表达自己闲适自在之意。
山名。又名凤凰堆。在陕西省岐山县城东北。相传周初有凤鸣于此,世人认为是周朝兴盛之兆。刘禹锡《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