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珣

李珣

【生卒】:855—930?

【介绍】:

五代词人。字德润。先世李苏莎,波斯(今伊朗)商人。唐敬宗好治宫室,苏莎献沈香亭建材。珣兄李玹(字廷仪)随僖宗入蜀,遂家焉。妹舜弦为蜀主王衍昭仪,亦能诗。珣旅居梓州(治今四川三台)多年,以鬻香药为业,亦颇知药理,著有《海药本草》记外来香药,为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所引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尚引存七十八条。珣勤奋学习中国文化,所吟诗多动人之作。其小词为王衍称赏,尝制《浣溪沙》词,有“早为不逢巫峡夜,那堪虚度锦江春”,词家互相传诵。后主时曾以秀才预宾贡,因称李秀才。前蜀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所著《琼瑶集》,南宋以后亡佚。《花间集》、《尊前集》录其词十五调五十四首。王国维辑有《琼瑶集》,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其词抒写“轻爵禄,慕玄虚”情趣者不少,当是前蜀亡国后浪迹江湖时所作。《南乡子》十七首,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南海风俗画面,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洗尽铅华,清新可读,与《花间》其它诸作迥然异趣,尤为引人注目。他如《巫山一段云》吊古伤今,语浅情深,寄意幽邃,亦不同凡响。珣词清疏之笔,下开北宋人体格。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参夏承焘选校《域外词选》。

【介绍】:

字德润。先祖乃波斯人,后入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妹舜弦为前蜀后主王衍昭仪。珣少好学,有诗名,事王衍。蜀亡,不仕。《十国春秋》有传。珣为花间派词人之一,其小词清新明丽,尤为后主所欣赏。《全唐诗》存词54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1句。

猜你喜欢

  • 王嵒

    【介绍】:北宋初人。曾家于蜀中,又避地荆南。与时人滕白等往还唱酬。《全唐诗》误收其诗6首。

  •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介绍】:刘长卿作。肃宗乾元元年(758)秋作者贬为南巴(今广东电白)尉,赴任前曾在江西洪州(今江西南昌)待命,此时重游当地萧寺,留题此诗。萧寺,即佛寺。岭外,五岭以南,今广东地区。诗描写寺庙的古老苍

  • 杜甫和他的诗

    由毓淼等著。分上下册,实为杜甫研究论文集汇编,上册收论文五篇,即:由毓淼《杜甫及其诗研究》、李广田《杜甫的创作态度》、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冯钟芸《论杜诗的用字》、傅庚生《评李杜诗》。下册

  • 抱膝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南亩,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抒怀之吟咏。李群玉《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羁栖摧剪平生志

  •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介绍】:杜甫《丽人行》诗句。态浓意远,谓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淑且真,贤淑纯真,毫不做作。肌理细腻,谓肌肤腠理细嫩丰润。骨肉匀,体态匀称,胖瘦相宜。二句极写曲江游春丽人天姿之美。

  • 心骨

    ①心,内心。元稹《连昌宫词》:“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②心志,意气。李贺《送沈亚之歌》:“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 左言

    指异族语言。刘禹锡《武陵书怀》:“邻里皆迁客,儿童习左言。”

  • 渔阳突骑

    东汉末,渔阳、上谷二郡以骑兵精锐而闻名,吴汉曾劝渔阳太守彭宠率渔阳、上谷二郡突骑归附刘秀。见《后汉书·吴汉传》。后因以“渔阳突骑”谓朝廷的精锐部队。杜甫《渔阳》:“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 经汉武泉

    【介绍】:赵嘏作。汉武泉,位于长安西南郊,泉水流入曲江。诗写思乡情怀,同时寄寓失意心态。首联写汉武泉上,陡地惊秋,思乡情起。中二联怅恨欲归之难。尾联“尽把归心付红叶,晚来随水向东流”乃无奈之语,归心之

  • 窦望之

    【介绍】:见窦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