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谓为避灾祸至他乡。杜甫《发阆中》:“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②谓避世隐居。王维《桃源行》:“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介绍】:丹阳(今属江苏)人,武则天时宰相朱敬则之后。约为宰相令狐楚同时人,曾任楚州录事参军。《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居于九华山,又曾与许棠共隐于庐山。咸通中应举,不趋时俗,太子少师郑薰召为门下客。十一年(870)与许棠等应京兆府试,赋《月中桂》诗
【介绍】:唐末五代诗僧。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少出家为僧,然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年。后游潇湘,与齐己、尚颜、栖蟾等为诗友。乾宁四年(897)后,欲至华山访司空图未成,寄诗赠之。司空
堂堂,形容人容仪庄严大方。张,指孔子弟子子张。《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后因以“堂堂张”称颂人仪表不凡、气度超群。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谔谔宁惭直,堂堂不谢
谓归隐闲居。语本《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白居易《重题香炉峰下草堂东壁》:“喜入山林初息影,厌趋朝市久劳生。”
【生卒】:856—930【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全唐诗》小传云“一作士良”,误。原名昌士,字君梦。仙游(今属福建)人。咸通中屡举进士不第。景福二年(893),献诗五百首,授国子四门学士。历补阙,累迁
【介绍】:大和五年(831)进士,大中间为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并充翰林学士。杜牧曾称其才行。与绵州刺史于兴宗交善,有唱和往来。《全唐诗》仅存诗1首。
①草木茂盛生长。王无竞《驾幸长安奉使先往检察》:“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②指君主的恩泽。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哲兄锡茅土,圣代罗荣滋。”
南朝宋谢灵运家的楼房。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故后以“谢家楼”为咏柳的典故。姚合《杨柳枝词五首》之一:“游客见时心自醉,无因得见谢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