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杂说

杜诗杂说

曹慕樊著。是书为读杜笔记性质,多为散论,范围较广,如杜甫的思想、生活、交游、行踪,杜诗的艺术风格、遣词炼字以及考证辨异等,多有涉猎。其附录部分亦颇足参考,即杜诗常用字义通释、九种版本杜诗篇名索引。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巴蜀书社又出版作者的《杜诗杂说续编》,收录有关杜诗的论文13篇。

猜你喜欢

  • 伐檀人

    《伐檀》,《诗·魏风》篇名。诗序认为其诗乃讽刺无功者贪位受禄,君子不得仕进。后因以“伐檀人”指仕进不达而生活困苦者。白居易《读史五首》之二:“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介绍】:丘为《左掖梨花》诗句。欺,压倒,胜过。乍,忽而。二句从色、香两方面描写左掖(门下省)梨花之盛之美。出句以雪为比,说梨花之冷艳洁白胜过雪;对句以衣为烘托,说梨花之馨香浸透了全身衣服。诗人以梨花

  • 刘隐辞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武成中为举子,作诗咏佛道二门论难事。后为宁江节度使许宗宪掌书记,因多次劝谏许诛求事而许不从,遂作诗以刺之,几乎被许所杀。《全唐诗补编》存诗三首。事迹见《鉴诫录

  • 益州

    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含当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甘肃的大片地区。东汉后逐渐缩小在四川、重庆境内。隋大业间曾改为蜀郡,唐武德至开元间曾改称益州,治今成都市。益州在唐经济、文化各方

  • 滂滂

    ①水流大貌。亦形容泪、血等流淌之盛。韩愈《听颖师弹琴》:“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卢仝《月蚀诗》:“天狗下舐地,血流何滂滂。”②形容诗史长河盛大貌。张祜《叙诗》:“二雅泄诗源,滂滂接涟漪。”

  • 吴人

    【介绍】:吴(今江苏苏州)人,姓名不详。景龙中为吏部选人。吏部侍郎郑愔骂选人为痴汉,吴人有诗讥嘲郑愔。《全唐诗》收其《咏痴》诗1首。

  • 灞池

    池名。在汉文帝墓灞陵上,故名。卢照邻《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灞池水犹绿,榆关月早圆。”

  • 何唐臣

    【介绍】:见何希尧。

  • 过华清宫

    【介绍】:李约作。从华清宫中的长生殿之名生发开去,描写行宫的荒凉冷落,抚今追昔,嘲讽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充满历史兴亡之感。刘永济曰:“唐诗人每喜作诗讥讽明皇,约此诗犹措词微婉者。”(《唐人绝句精华》)

  • 大唐奇事记

    志怪小说集。唐李隐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十卷。原书已经失传,《太平广记》引有佚文,书名题作《大唐奇事》和《奇事记》。从现存佚文看,基本上是志怪小说,情节简单,文辞朴直,艺术性不强。前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