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一名《杜少陵集详注》。清仇兆鳌撰。凡二十五卷。乃仇氏殚二十余年之精力,广搜博取,潜心研讨,几经增补而成,为一篇帙浩繁、资料宏富、带有集注集评性质的宏篇巨制,全书130余万言。该书诗文分列,卷一至二十三为诗,凡1439首,末二卷为文赋。以编年为次,而编年又以朱鹤龄所编《杜甫年谱》为主,略有增益。其书体例,诗题之下先指明作诗时地,后解释词语及有关全诗之诸问题,诗文之下,先释大意,字句串解,亦时有评论发挥。其于词语注解尤为详尽,广征博引,务求其出处由来,尽力搜求前人及当世注家之见解,援引所及不下百家,而以赵次公、黄鹤、王嗣奭、钱谦益、朱鹤龄诸家为最多。诗之长篇则分段注释,至全诗终了再行总述。注解诠释之后,又辑录各家评论,凡前朝、时人之别集、杂著、诗话、笔记中涉及杜诗之评论,一一列举,极有助于诗之理解,然其所列举,悉以羽翼杜诗为准,“凡与杜为敌者,概削不存。”如遇有于词语有歧义者,间或列举诸说之异同,以广见闻。该书之附录,如诸家论杜、诸家咏杜、杜集诸本之序跋等,资料亦极丰富,颇具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援引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实为集前人大成之杜集著述,其注释之精当,析理之透辟,占有资料之丰富完备,为其他诸本所远不及。有多种有关杜诗的前人著述,原书已佚,而仅赖此书引录而得以存其片段。其章句分析周详深辟,颇中诗的。其不足处,因力求详备,囿于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之说,而生繁琐冗沓之嫌,援引他书,误记错引、舛谬疏略之处尤多。后施鸿保有《读杜诗说》专攻其误。是书刻印流传极广,有十多种,最早刻本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本,而以1979年中华书局重排标点铅印本最为完备。

猜你喜欢

  • 秦州杂诗二十首

    【介绍】:杜甫作。这组五律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触景感事,即兴写成。或吟咏秦州风物,或伤叹时局动乱,或忧念边陲安危,或悲悯生事艰难、壮志难酬。内容非一,故题

  • 贺知章

    【生卒】:659—744【介绍】:唐代诗人。字季真,一说字维摩,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早年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排行八。少以文词知名,性狂放善谑。武后证圣元年(695)登进士第。授

  • 许子儒

    【介绍】:唐代文学家、撰注家。字文举。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许叔牙之子。以学艺称。高宗时为奉常博士。长寿中,官至天官侍郎、弘文馆学士,封颍川县男。子儒居选部时,以选事委令史句直,日偃卧不

  • 伊嵩

    伊水和嵩山。白居易《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吾亦从此去,终老伊嵩间。”

  • 羲和人

    即羲皇人。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 作底

    ①如何,做什么。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不知杨六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②为什么。温庭筠《江南曲》:“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徐凝《和嘲春风》:“可怜半死龙门树,懊恼春风作底来。”

  • 桓将军

    即桓伊。诗文中多用为咏笛之典。杜牧《寄珉笛与宇文舍人》:“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参见“桓伊笛”。

  • 李东川

    【介绍】:见李颀。

  • 花蕊夫人宫词

    诗集。五代花蕊夫人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著录有《三家宫词》,内有花蕊夫人宫词一卷。明黄鲁曾编《编选四家宫词》、林志尹编《四家宫词》、佚名编《三体宫词》均有花蕊夫人宫词。汲古阁刊毛晋编《三家宫词》录

  • 巫山一段云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又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平韵,下阕换两仄两平韵。蜀毛文锡有《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为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