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杨炯

杨炯

【生卒】:650—693后

【介绍】:

唐代诗人。排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高宗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薛元超表荐,任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武后垂拱元年(685),为从父弟杨神让所累,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其后,在洛阳宫内习艺馆任职。如意元年(692),出任婺州盈川(今浙江衢州)令。长寿二年(693)以后卒于任所。世称杨盈川。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炯闻之,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以为“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两《唐书》本传)然就现存作品看,成就不及卢、王。诗歌擅长五律,以边塞题材最为突出,《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表达了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气势昂扬,风格豪放,格律亦已比较完整。一些纪行诗篇,如五古《广溪峡》、《巫峡》、《西陵峡》等,描绘了壮丽多姿的山川景色,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见其对诗歌题材的积极开拓。所作骈文,大多为应酬奉迎之作,堆砌词藻典故,无甚特色,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也只是抒写个人功名未遂的伤感之情。唯《王勃集序》,记述了王勃改革“上官体”淫靡诗风的功绩,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盛赞王勃的创作,表现了作者与之同调的革新精神,颇值得重视。原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著录《盈川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又著录《家礼》十卷,均已散佚。现存最早的是明万历童佩辑录编次的《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以后,崇祯年间张燮又辑有十三卷本。今有徐明霞校点本《杨炯集》。《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闻一多有《杨炯年谱》,傅璇琮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生卒】:650~703、704间

【介绍】:

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高宗显庆四年(659),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永隆二年(681)为太子詹事府司直、充崇文馆学士。为人“恃才简倨”,常嘲讽矫饰无实的朝官为“麒麟楦”,故不容于时。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因其从弟参与徐敬业起兵事受牵连,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执教于洛阳习艺馆。晚年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境内)县令,卒于官。世称“杨盈川”。新、旧《唐书》有传。有《盈川集》行世。《全唐诗》录诗33首,编为1卷,五律居多。《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2首。炯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边塞诗,诗中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雄放。其他唱和、纪游之诗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猜你喜欢

  • 刘真

    【生卒】:764—845后【介绍】:郡望广平(今河北鸡泽)。曾官慈州刺史,晚年居于洛阳。会昌五年(845)与吉皎、郑据等于白居易私第相聚,人称“七老会”。同年,合李元爽、僧如满等二人又为“九老会”,为

  • 晚照楼论文集

    马茂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是书是著者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集,收论文18篇,有关唐诗者居半。著者不拘形式,或考订诗人生平,或论述诗歌体式风格,或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皆能立论精审,思想缜密,

  • 燕蓟

    指燕国的蓟门。亦泛指边境地区。戴叔伦《从军行》:“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 金谷园

    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林馆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四:“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 病起

    【介绍】:贾岛作。诗写病后心境萧索、百无聊赖的感绪。凄楚酸苦,真切动人。诗中“高丘”,指家山、乡邦,盖出于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岳端评曰:“此诗一气流注,两联工妙,为

  • 钱镠

    【生卒】:852—932【介绍】:五代文学家。字具美。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初以贩盐为业。乾符二年(875)为临安石镜镇将之偏将。光启三年(887)拜杭州刺史。景福二年(893)拜镇海军节度使、润州

  • 黄麟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中,历仕监察御史、侍御史兼殿中。天宝三载(744)前,任金部员外郎。天宝中,迁洪州刺史(《太平广记》卷三八一引《广异记》)。芮挺章选其诗一首入《国秀集》。

  • 李孺犀

    【介绍】: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咸通以后人。举进士不第。以文章著称于世。作品已佚。事迹见《剧谈录》卷下。

  • 霏微

    ①雨雪细小貌。白居易《天竺寺七叶堂避暑》:“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②隐约迷蒙貌。杜甫《哭王彭州抡》:“旷望渥洼道,霏微河汉桥。”

  • 穷途哭

    本谓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引借谓处于困境而绝望哀伤。语出《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