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沃洲

沃洲

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晋代高僧支遁(字道林)曾居住在此,今尚有放鹤亭、养马坡等胜迹。宋之问《湖中别鉴上人》:“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亦作“沃州”。白居易《沃州山禅院记》云:“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州、天姥为眉目。”权德舆《自杨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只思闲夜月,共向沃州看。”

猜你喜欢

  • 途中见杏花

    【介绍】:吴融作。诗人漂泊旅途,偶见杏花,赋而为诗。借杏花托兴,以浅切清丽之语,将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层层写出,委婉细致地流露出心底深处之惆怅意绪,格调凄冷清疏。

  • 泛查

    见“泛槎”。

  • 清笳绕塞吹寒月,红旆当山肃晓风

    【介绍】:姚鹄《赠边将》诗颈联。二句描绘出一幅塞上晨晓图。出句谓笳声悲鸣,塞月清寒。“吹”字巧妙,融笳声寒月于一体而不著痕迹。对句写红旗飘扬于晨风之中,更见境地之苍凉凄清。

  • 虎首

    古人认为人的头形如虎为大贵之相。见《东观汉记·班超传》。后因以“虎首”作咏人君或显贵之典。薛能《洛下寓怀》:“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

  • 登峨眉山

    【介绍】:李白作。是他开元十三年(725)前在蜀中漫游时的作品。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是蜀中的名胜之一。峨眉山在唐代是一座道教名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因此,李白登览此山时想起了许多有关

  • 宿水亭

    【介绍】:鲍溶作。诗人将身边景物采撷入诗,碧波、荷花、星月、水亭,构成一个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世界,置身其中,令人物我两忘,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 采莲子二首

    【介绍】:皇甫松作。第一首描写采莲女娇痴贪玩,晚来红裙裹鸭而归;第二首则描写采莲女春心初动,隔水抛莲于少年而被人发现,自悔自责情形。两首诗中女子,一痴顽,一情窦初开,各有风致,如在目前。

  • 白杨

    树名。《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古时植白杨于墓旁以为标识,后用为哀悼死者的典故。白居易《过颜处士墓》:“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 何兆

    【介绍】:或作何召。蜀(今四川成都)人,大历时人。举进士不第,卢纶、李端皆有诗送其还蜀。李端称其“文章似扬马”(《赠何兆》)。《全唐诗》存诗2首又2句,其中《玉蕊花》为严休复诗误入;《赠兄》实为范元凯

  • 季布骂阵词文

    词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十种唐人写本:S1156、2056、5439、5440、5441,P2648、2747、3197、3386、3697。原钞篇题不一,或曰“季布骂阵词文”,或曰“捉季布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