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灵澈

灵澈

【生卒】:746或748—816

【介绍】:

唐代诗僧。澈,一作彻。字源澄,一作澄源。俗姓汤。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年一说天宝八载(749),不确。少聪察嗜学,不肯为凡夫,因出家,居越州云门寺。大历中,从严维学诗,得刘长卿皇甫曾称赏,遂有声名。建中中居湖州,与皎然游,并初游长安。贞元中再游长安,交结刘禹锡柳宗元吕温权德舆等,名振京都。因僧徒造流言挑动宦官,以侵诬罪流放汀州。约元和元年(806)遇赦归越州。四年(809)居庐山,与江西观察使韦丹交往甚密。后应宣歙观察使范传正邀,居宣州开元寺,元和十一年(816)卒。一说卒于越州山阴寺。年七十一(一说六十九)。工诗,与道标、皎然齐名,是皎然后成就较高之诗僧。刘禹锡幼时曾从其学诗。诗各体兼工,多酬赠寄送之作,挺拔瑰奇,颇有警句。皎然称:“观其风裁,味其情致,不下古手,不傍古人。”(《赠包中丞书》)刘禹锡谓其《芙蓉园新寺》诗“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等“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特雄于诗僧间邪”(《澈上人文集纪》)。《听莺歌》、《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归湖南作》等为传世名篇。一生作诗二千首,门人删取(一作去)三百首,编为《澈上人文集》十卷,又编大历至元和间与诗人名流酬唱诗为《酬唱集》十卷,并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散佚。复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已佚。今传辑本《澈上人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补遗”补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46或749—816

【介绍】:

一作灵彻,俗姓汤,字源澄,一字明泳。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僧传》有传。幼年于云门寺出家。后从严维学诗,又至吴兴何山寺,与诗僧皎然游处唱和。德宗兴元、贞元年间赴长安、居嵩阳。后遭诬于权僧,以罪流汀州。宪宗元和初遇赦还。广游庐山东林寺、润州、湖州、越州等地,卒于宣州开元寺。灵澈工诗,驰名朝野。时人包佶卢纶刘禹锡柳宗元、李肇、李翱范传正等均与之交游唱酬。其诗多赠行、记游之作。工于造句,风调清新。《全唐诗》存诗16首,残句若干则,《全唐诗补编》又补诗1首又4句。

猜你喜欢

  • 叶法善

    【生卒】:614—720【介绍】:唐代道士。字道元,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其家三世为道士,传阴阳、占繇、符箓之术。高宗显庆中,召入京师,将加爵位,法善固辞,求为道士。历高宗、武后、中宗数朝,常往来

  • 何鸾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时为监察御史。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奏请何鸾等判军事,时称仁愿有知人之鉴。开元五年(717)为仓部员外郎。十一年(723),为太常少卿。十四年(726),为太子

  • 奉寄高常侍

    【介绍】:杜甫作。一作《寄高三十五大夫》。高常侍,高适。广德二年(764)春,严武代高适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召适还朝,授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此诗是杜甫在成都送高适还京所写。诗中追述了昔年曾与高适于汶

  • 穰苴

    春秋时齐人田穰苴。齐景公召为将军,治军严明,善于用兵,迁大司马,又称司马穰苴。后用以代称将才。张昌宗《少年行》:“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侍臣双宋玉

  • 题兴化园亭

    【介绍】:贾岛作。兴化园亭,为唐文宗时中书令裴度所建,“破却千家作一池”,极尽豪奢。此诗即讥其聚敛侈靡。构思奇妙,寓意深婉。刘永济曰:“此虽出于怨愤,然以警豪贵之家,亦一剂清凉散也。”(《唐人绝句精华

  • 李白诗论及其他

    孙殊青著。195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四篇论李白,论述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自然形象、妇女形象、现实主义精神。

  • 慕容垂

    【生卒】:326—396【介绍】:十六国时后燕皇帝。唐太宗征辽时,行至定州,见路侧高冢上有一鬼,并作诗一首。询之,乃是慕容垂墓。《全唐诗》收其鬼诗1首。

  • 赵嘏

    【介绍】:唐代诗人。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十二。大和时,尝游浙东宣歙幕。后入京应试未第。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大中中,任渭南尉,世称赵渭南。卒年四十余。嘏颇有诗名,

  • 初唐体

    诗歌风格。一称“唐初体”。指初唐诗歌的总体风格。初唐是唐代诗歌由齐梁浮艳诗风向健康壮实新诗风转变的过渡时期。其时之诗歌,一方面尚存齐梁遗习,重视藻饰,时见绮靡之气;另一方面则渐趋雄伟赡丽,显示刚健浑厚

  • 李宗闵

    【生卒】:?—846【介绍】:字损之,行七。唐宗室。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元和三年(808)与牛僧孺同登贤良方正科。大和三年(829)入相,七年罢相,八年复入相。后历长史、刺史等职,流死封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