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爨桐

爨桐

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载:汉蔡邕至吴,吴人有烧桐树作饭者,蔡邕闻火烧之声,知其木为制琴的良材,乃要下来,果然造出好琴,因其尾已烧,故称焦尾琴。后因以“爨桐”谓人才遭遇困厄。顾非熊《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而以“爨下馀”谓得遇知音。韩愈题木居士二首》之二:“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猜你喜欢

  • 七言律

    即七言律诗。元杨载《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五言律难于七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

  • 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

    【介绍】:贾岛《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诗颈联。出句谓山钟夜鸣,其声不绝,飞越江水。对句谓汀月清寒,映对石楼。二句构思奇特,造境清冷,堪为佳句。句中“寒”字乃诗眼所在,状景写物,自是贾诗本色。

  • 呕哑

    象声词。①幼儿说话声。白居易《念金銮子二首》之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韦庄《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②舟车声。曹邺《四怨三愁五情诗·怨》:“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李咸

  • 古怨别

    【介绍】:孟郊作。诗写离情别绪:秋声萧索,怨人离别,相向而悲,未语先咽;惟有天涯明月,可供别后寄托相思。较生动地概括传达了人们离别时的感情状态。

  • 法性寺

    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为广东最古老建筑之一,亦为广州最早之佛寺。原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之宅,三国吴虞翻谪徙居此,辟为苑圃,在此讲学,人称虞苑。又因其在园中植诃子树,又名诃林。翻死,家人施舍于佛门,名为

  • 薏苡

    东汉马援在交趾时常食薏苡,回京时又载回一车。后或用为咏交趾之典。权德舆《送安南裴都护》:“归时无所欲,薏苡或烦君。”

  • 杂诗五首

    【介绍】:张九龄作。这组诗主要是陈情述怀,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孤高自洁、壮志难酬之情。其一通过咏孤桐以自况,寄寓遭小人谗讥之感。其三言欲以精诚感动君主,然无路可通。诗中多用比喻,寄寓遂深,感慨良多,内容

  • 鸦山

    山名。即今安徽省郎溪县南雅山。所产鸦山茶十分有名。郑谷《峡中尝茶》:“吴僧谩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 写望

    纵目远望。郑世翼《登北邙还望京洛》:“北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

  • 郯子

    春秋时小国郯国的国君。郯国,少昊帝之后,盈姓。战国初为越所灭。故地在今山东郯城一带。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拜见鲁昭公,昭公向他询问少皞氏何以以鸟名官,剡子解答准确而周详。孔子听说后,便向郯子求学,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