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语。谓变动不居之心。白居易《爱咏》:“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
晋陶潜直率放旷,嗜酒,有朋友拜访,即设酒共饮,如果自己先醉,则对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见《晋书·陶潜传》。后因以“我醉欲眠”形容人放旷率直。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
冠名。相传为赵惠文王创制,故称。汉谓之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珰”、“貂蝉”。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志士
晋孟嘉为征西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桓温率佐僚宴集龙山,孟嘉之帽被风吹落而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孟嘉即席作文以答,文辞华美,四座叹服。见《晋书·孟嘉传》。后以“重阳落帽”为咏重阳登高饮酒著文、宴集
晋代袁宏字彦伯。据《世说新语·文学》载:袁宏年少有逸才,文章绝丽,尝作《咏史诗》,寄托了自己的意志。家贫,为别人驾船运租,月夜在船上朗诵自己的诗作,为镇西将军谢尚所赏识。后因以“彦伯舟”谓才士乘舟吟诗
【介绍】:①(全)元稹作。这首七言绝句,从新颖别致的角度咏叹了秋菊的可爱。但凡赏花,多描写其姿态色貌,而此诗则有意避开这些,直抒胸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两句,突出表现了菊花傲霜绽放的高
【生卒】:622—?【介绍】: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隋末大儒王通次子。王勃之父。高宗时,历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参军,坐子勃杀官奴曹达事,左迁交趾令。后转六合县令。武后时,累
盛唐诗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张旭、苏晋、焦遂八人嗜酒善饮,结为诗友,时人呼为“饮中八仙”。杜甫有《饮中八仙歌》。亦省称“饮中仙”,泛指善饮者。宋王之道《满庭芳·和王冲之西城郊行》
可以为;可以替。李远《赠弘文杜校书》:“还闻汉帝亲词赋,好为从容奏《子虚》。”
【介绍】:德宗时僧人。居敦煌龙兴寺。《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