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全唐诗》存诗二首。时代据所附小传。
指战国时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他提出了著名的“白马非马”说,故称。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傅璇琮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本书共收录论文32篇,分综论、专论和评介性文字三部分。作者立足于丰富的治学经验,对新时期近十年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邃的观照,并就古典文学研究
可惜;惋悯。李存勗《歌头》词:“惜惜此光阴,如流水,东篱菊残时,叹萧索。”
五代欧阳炯、韩琮、阎选、毛文锡、鹿虔扆的合称。五人在后蜀时俱有词名,以工于词供奉。后主时,人忌之者号曰“五鬼”。见《十国春秋·鹿虔康传》。
【介绍】:五代编纂家。字弘基。开封(今属河南)人,一说太原(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后蜀中书令赵廷隐子。以门荫为列卿。广政三年(940)为卫尉少卿。俭素好士,与同时词人欧阳炯等交往甚密。编有《花间集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夏夕南亭怀辛大》,又作《夏日南亭怀辛子》。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好友。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诗前六句写景清幽精微,感受真切细腻:素月东升,散发乘
地名。汉时为大小榆谷地。唐景龙四年(710),吐蕃赞普请与唐通婚,唐以金城公主许之,吐蕃因请九曲为公主汤沐邑。吐蕃得九曲后,叛唐。天宝十二载(753),哥舒翰收复九曲,以其地为洮阳郡。今为青海化隆回族
称颂州郡长官施行德政感动上天。亦用为祈雨之典。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亦作“随轩”。韩愈《郴州祈雨》:“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参见“雨随车”。
本为一种古代兵器,进可以拒,退可以钩。引申为辗转调查,反复推问。《汉书·赵广汉传》载:赵广汉即“精于吏职”,“善为钩距”。白居易《七年春题府厅》:“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