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解民倒悬。比喻从苦难中拯救民众。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庶物随交泰,苍生解倒悬。”
(一)(—fāng)①可以;无妨碍。王维《答张五弟》:“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白居易《斋戒满夜戏招梦得》:“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二)(—fáng)②不觉。杜荀鹤《白发吟》:
【介绍】:字瑞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钱起曾孙。广明元年(880)进士。一说乾符六年(879)进士。历太常博士、京兆府参军、蓝田尉、充集贤校理、章陵令等职。乾宁二年(895),以膳部郎中知制诰,迁中
东风从马耳旁吹过。比喻无动于衷。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介绍】:李贺作。元和八年(813)春,贺辞去奉礼郎东归故里,途经洛阳铜驼街,见到街上久别的铜驼,似乎感到也在为他伤心落泪,故借铜驼以抒写自己心中的忧伤,“皆愤激痛心而出之者”(清陈本礼《协律钩玄自序
一只眼中有两个瞳仁。相传舜和项羽皆为重瞳,因以代指舜或项羽。李白《远别离》:“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蹔。”亦代指帝王
古人认为人的头形如虎为大贵之相。见《东观汉记·班超传》。后因以“虎首”作咏人君或显贵之典。薛能《洛下寓怀》:“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
【介绍】:见孟贯。
指重庆巴南区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所称的巴郡三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文体名。敦煌遗书中有以“缘起”、“因缘”、“缘”为题名者,它们大都直接取材于佛典,选择其中某段故事加以编排敷衍,或径取一段经文,或依据僧传故事,其目的都在于宣扬教义,阐明因果,故称此种文本为“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