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夫。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周平王东迁时,“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白居易《时世妆》:“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齐宫词》末二句。据史载,齐东昏侯曾摘取华严寺的玉九子铃来装饰潘妃的宫殿,九子铃既是齐主荒淫亡国的见证,又是梁宫新主淫乐相继、重蹈亡国覆辙的预兆。作者匠心独具用此微物串连齐、梁两
【介绍】:见文益。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后用“缁磷”指操守不坚贞、受环境影响而起变化。韩愈《北极赠李观》:“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
【介绍】:见崔液。
【介绍】:陈羽作。见《湘君祠》。
【介绍】:唐代诗人。郴,一作郯。生卒年、籍贯不详。安史乱中避地吴楚间。大历中应进士试。与李端、卢纶过从酬赠。宋计有功谓其“尤长于短句”,“‘他乡生白发,旧国有青山’,最有思致”。《郡斋读书志》卷四上著
【介绍】: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句。这里的“草木”是指春兰、秋桂,“本心”,即本性。兰桂芬芳,本性使然,不求人知,“美人”攀折,更违“本心”。二句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传说隋有奇士侯生,王度以师礼待之。侯生临终赠王度以古镜。后来匣中悲鸣如龙吼,开视之,即失镜。出王度《古镜记》。后因以“悲龙”为咏镜之典。李群玉《古镜》:“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
文体名。原指时下流行的文体,唐代主要指当时常用的骈文和科举考试时采用的律赋。韩愈《与冯宿论文书》称之为“俗下文字”。而“时文”名称的出现,当在北宋前期,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称:“是时天下学者,杨、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