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自在

自在

【生卒】:741—821

【介绍】:

唐代高僧。俗姓李。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代宗时,投径山法钦和尚出家。登戒后,往诸方参学,从马祖道一悬解真宗。曾住伏牛山,世称伏牛和尚。元和中居洛阳香山。后南往江州,途经随州而卒。卒年为长庆元年(821)。所作《三伤歌》,辞理俱美,唐五代间流传甚广。《全唐诗补编》于“伏牛上人”名下录诗三首,又补四首。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一。

①安闲自得;身心舒畅。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刘禹锡岁夜咏怀》:“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②自由,无拘束。李咸用《游寺》:“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③佛家以心离烦恼之系缚,得通达无碍为自在。白居易《池上闲吟二首》之一:“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生卒】:741~821

【介绍】:

僧人,俗姓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岁出家,诣江西马祖道一从学,以超越流辈为其法嗣。好隐山谷,曾居洛下香山、伏牛山,尝于龙门、王屋、嵩山访古,著《三伤歌》传唱于时。卒于随州开元寺。以曾住伏牛山,世称“伏牛和尚”。《宋高僧传》、《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录其《三伤颂》3首,署“伏牛上人”;《续拾》补诗4首。

猜你喜欢

  •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介绍】:李嘉祐作。灵台县,今甘肃泾川县南。本诗写因征胡而造成山村寥落的凄惨景象。“贫妻白发输残税”,“形其困苦之况,酷毒之状”,感人至深。结句深望天子息兵,“言外有讽当时意”(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

  • 青青水中蒲三首

    【介绍】:韩愈作于贞元九年(793)游凤翔时。此为寄内诗,而代为思妇之词。陈沆曰:“此公寄内而代为内人怀己之词。”(《诗比兴笺》)第一首写得书信,知良人上陇,言初别。第二首写夫妇不能相随之苦。第三首自

  • 仲躬子

    躬,当作“弓”。仲弓,陈寔的字。陈寔为东汉名士,有六子,兄弟孝养,闺门雍和,后进之士皆推慕其风,其中子纪、谌最有德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事见《后汉书·陈寔传》。后因以“仲躬子”为咏他人贤子弟之典

  •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介绍】: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诗句。“春光无处不到,送人之心犹春光也。”(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九)以眼前无边春色喻无尽之相思之情,兴会独到,情景妙合。

  • 寒江浪起千堆雪

    【介绍】:孟郊《有所思》诗句。这句诗用千堆雪比喻寒江上层层的浪花,将其形象和气势全都表现出来。后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袭用。

  • 重瞳

    一只眼中有两个瞳仁。相传舜和项羽皆为重瞳,因以代指舜或项羽。李白《远别离》:“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蹔。”亦代指帝王

  • 贺兰山

    山名。一称阿拉善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为古代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争战之地。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 李商隐诗传

    钟铭钧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7月出版,14万字。全书以26节的篇幅,结合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叙述了诗人的生平遭际和创作生涯。因名为“诗传”,即李商隐的艺术评传,故作者特别注意揭示诗人构思作品的迷人过程

  • 赵壹囊乏

    赵壹在《刺世疾邪赋》中引秦客诗,有“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之语。后因以“赵壹囊乏”为咏钱之典,亦借以表达失意之感。李峤《钱》:“赵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参见“赵壹赋命”。

  • 沉楚臣

    指屈原。韩愈《送惠师》:“斑竹啼舜妇,清湘沉楚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