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格律诗一联上下两句中处于对仗位置的词实际上是以两个词对一个词。如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鸿雁”为二物,而“鲤鱼”实指一物。参见“二十九对”。
《庄子·逍遥游》载:惠子对庄子说,他曾用魏王所送的葫芦种种出巨大的葫芦,用来盛水不太结实,做成瓢,又因太大没法用,只好砸碎了它。后因以“魏王瓢”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多用于自谦无才堪用。储光羲《贻王侍御
古地名。相传商代贤相傅说为奴隶时曾版筑于此。其地相传在今山西平陆。亦借指贤才隐逸之所。李世民《秋暮言志》:“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参见“傅说”。
犹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事与愿违。语出《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图形反类狗,入梦肯非熊。”
指天子施惠赐宴。语出《易·需》:“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韦抗《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西字》:“壶觞接云上,经术引关西。”
【介绍】: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句。二句慨叹历史发展无穷而人生短暂,人事兴废纷繁而功业难以把持,言浅意深,语旷而悲。
即越吟。赵骅《送晁补阙归日本国》:“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介绍】:杜荀鹤《晚泊金陵水亭》诗句。濠,护城河。二句描写金陵(今南京)秋天傍晚景象:夕阳映照着前朝残留的营垒,寒冷的潮水涌入古时的护城河。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古今兴亡的沉重感慨。
犹恩宠,恩惠。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追我复追君,次第承恩私。”
【生卒】:?—842【介绍】:唐代辞赋家。籍贯不详。曾寓居洛阳。举进士不第。会昌二年(842)游扬州,卒。才藻雅丽,尤长于辞赋,著《送君南浦赋》,为词人所称。作品已佚。事迹见《酉阳杂俎续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