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裴度

裴度

【生卒】:765—839

【介绍】:

字中立,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官刑部侍郎时以力主削藩与武元衡同遭暗杀,幸未死。宪宗、穆宗、敬宗朝三历宰相。元和十二年(817)以平淮西叛镇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文宗时加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以宦官专权,国运衰微,晚年在洛阳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甚密。为古文主张顺其自然,反对怪奇。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卷及联句9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2句。

【生卒】:764—839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排行十六。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八年(792)登博学宏词科,补校书郎。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河阴尉。元和六年(811)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司封郎中、中书舍人。九年(814)迁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镇,为宪宗所宠信。十年(815)拜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817)为彰义军节度使,负责征讨淮西,韩愈李正封冯宿等从度出征。乱平,封晋国公。十四年(819)出为河东节度使。长庆二年(822)守司空(一作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罢为尚书右(一作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二年(826)守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引南卓为拾遗。大和四年(830)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八年(834)充东都留守,辟皇甫湜为从事。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饮宴唱和。开成二年(837)为河东节度使。四年(839)拜中书令,是年卒,终年七十六(一说七十五,误)。世称裴晋公、裴令公。为人操守坚正,能言善辩,忠于国事,功勋卓著。晚年稍浮沉以避祸。工文能诗。《答李翱书》强调文章应以表达心意、事理为主,力求平实通顺,反对“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又反对“磔裂章句,隳废声韵”,对抵制古文运动中的偏向有一定意义。文多赋、表、疏、碑铭等,陈情说理,记事状物,题旨正大,感情充沛,文理畅达,言辞简劲辩洽,尤长于政论。《论元稹魏宏简奸状疏》揭露时弊,反映现实,辞情激切,是唐人疏奏名篇;《却赐玉带表》仅二十六字,词简意赅,为短篇佳作。诗多酬和题咏、送别记游之作,写思归慕隐情志,“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苕溪渔隐丛话》卷一八引《蔡宽夫诗话》)。《溪居》、《中书即事》为传世佳作。有《裴度集》二卷,见《宋史·艺文志七》;《书仪》二卷、《汝洛集》(与刘禹锡唱和)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并佚。《全唐文》存文二卷,《唐文拾遗》补二篇;《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杜诗琐证

    清史炳撰。分上下两卷。此书非杜诗注本,仅考订辨驳某些杜诗词语、字句或名物之笺释,共120条。史炳博览群书,精于音韵之学,长于史地考据,加之繙阅杜诗注本颇多,积数十年考索比证,故于诸家误注误引之处,多所

  • 唐五代赋

    在我国辞赋发展史上,唐代的辞赋可谓处于鼎盛阶段。清人王芑孙说:“诗莫盛于唐,赋亦莫盛于唐。总魏、晋、宋、齐、梁、周、陈、隋八朝之众轨,启宋、元、明三代之支流,踵武姬汉,蔚然翔跃,百体争开,曷其盈矣。”

  • 唐百家诗

    合集。明朱警编。警自称因其父驰心唐艺,乃杂取宋刻,编为百家,后因徐献忠所作《唐诗品》,而重新编次,于旧本之外,补入十二家,成为此集。全编卷数因统计方法不同,有一百七十一卷、一百八十四卷等说,附徐献忠撰

  • 李正辞

    【介绍】:行二。元和四年(809)由右拾遗转补阙,历主客员外郎、左司员外郎,元和十一年九月,坐与韦贯之善,由刑部郎中贬金州刺史。为官清正,为时所称。《全唐诗》存诗1首,一作陈希烈诗,误。

  • 于邵集

    文集。唐于邵撰。《旧唐书·于邵传》谓有集四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于邵集》四十卷。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散佚。《全唐诗》存诗五首,《全唐文》存文七卷。

  • 周勃

    为汉之开国元勋,事高祖、惠帝、文帝,官至右丞相。后借指重臣显贵。宋璟《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不知周勃者,荣幸定何如。”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介绍】:杜甫作。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建起的简陋茅屋,上元二年(761)八月,一场狂风,卷去了屋上的茅草,夜来又降大雨,床头屋漏,难以栖身。在诗中他描述了这种不幸,但更使他忧虑的是战乱以来和

  • 天柱

    ①古代神话中顶天立地的巨柱。典出《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高蟾

  • 中国两大诗圣——李白与杜甫

    吴天任著。是书于两大诗人先作分别传记,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其作品的特质,然后合论两家关系。全书分六章,即引言、李白、杜甫、李杜交游、论诗旨趣,诗风比较。内容广泛,文字简洁,于前人旧说,多所辨正。1972年

  • 唐诗三百首评注

    ①王启兴、毛治中注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48.5万字。前有王启兴所撰《前言》和蘅塘退士原序。每位诗人都写有较详的小传。每首诗都重新注释,并作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其艺术上的成就,对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