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麒麟阁②”。
【介绍】:五代宋初人。曾向武昌节度掌书记周彬献诗。余无考。《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2句。
即爱屋及乌。谓因爱其人而推爱到与之相关的人或物。语本《尚书大传·牧誓》:“爱人者,兼有屋上之乌。”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
春秋晋灵公无道,赵盾苦谏而不从,晋灵公派鉏魔暗杀赵盾,鉏魔见赵盾忠心为国,不忍伤害他,自己碰槐树自尽。见《左传·宣公二年》。后因以“触槐”谓义士为正义舍生忘死。无名氏《春日羁情》:“触槐常有志,折槛为
【介绍】: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名相姚崇之曾孙。德宗贞元元年(785)进士,官终门下典仪。系有诗名,工古调。《全唐诗》存诗10首。
【介绍】:柳宗元作。灞,即灞水,渭河支流,在京都长安东侧。此诗于元和十年(815)二月,宗元奉诏还京至灞水时作。此时距永贞元年(805)被贬永州已近11年,永州距京都长安三千余里,故诗云“十一年前南渡
刘新生选注。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为《杜甫草堂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本书精选出历代吟咏成都杜甫草堂的102首诗作,按时代顺序编次,并予以简要说明和注释,展示出历代诗人对诗圣和草堂的景仰之情
【介绍】:郑州(今属河南)人。生活于中宗、玄宗时。曾任水部郎中、杭州刺史、赵州长史等职。《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①明李攀龙撰。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李氏作诗力倡“诗必盛唐”,遂自选唐诗,以供他人楷模。全书七卷,选诗人
【介绍】: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句。浮云喻飘泊不定,聚散无常。流水喻时光流逝,去无还期。二句暗用相传苏武、李陵河梁送别诗意,采用流水对,道尽离别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