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诗赋与律调

诗赋与律调

邝健行著。中华书局1994年11月出版。17.3万字。该书收入作者有关唐诗及明清散文作家作品的论文共14篇,其中有关唐诗的论文所占比重较大,共9篇,有关明清散文与作家的论文3篇,唐代律赋以及律赋与八股文的2篇。作者论述大都声律学的角度探讨唐诗、律赋及八股文等与之相关的问题,其中不少论题前人罕论,颇有首创之功。

猜你喜欢

  • 仙人烛树

    树名。形似梧桐,其皮枯后剥下如筒状,可点燃照明以代蜡烛,故名。一说为蜡烛名。李贺《秦王饮酒》:“仙人烛树腊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

  • 郑薰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子溥,号七松处士。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历岭南监察推官、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会昌六年(846)为台州刺史。转漳州刺史。大中三年(849)自考功郎中充翰

  • 篾作

    指竹制品。居遁《偈颂》之八四:“银装将物裹,篾作插檐间。”

  • 羊祜

    晋太山平阳人,字叔子。曾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十年,有德政,死后百姓立碑于岘山以纪其德,见碑者无不落泪。事见《晋书·羊祜传》。后因以“羊祜”称美有德政的官吏。武元衡《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

  • 嵩山

    属伏牛山脉,其主体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东西绵延60余公里。古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商汤时称嵩高,西周称岳山,东周始定为中岳。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分

  • 李垂后

    【介绍】:见李宣古。

  • 罗公远

    【介绍】:一作罗思远。鄂州(今湖北武昌)人。青城山道士。玄宗曾两度召入宫中,求长生之术。《全唐诗补编·续拾》收歌诀13首。

  • 夹膝

    夏天置于床席间,用以休息手足的消暑器。多呈笼形,以竹或金属丝编成。温庭筠《晚坐寄友人》:“晓梦未离金夹膝,早寒先到石屏风。”

  • 不列三后

    谓皋陶不与伯夷、禹、稷并列。语本《后汉书·杨赐传》:“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与焉,盖吝之也。”皋陶为上古掌刑法之官,后遂以为轻视法官之典。韩愈《赴江陵途中》:“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

  • 二谛

    大乘佛教谓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谓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合称二谛。欧阳衮《月峰寺忆理公》:“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