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介绍】:

韩愈于永贞元年(805)遇赦后由郴州赴江陵途经衡山谒庙而作。衡山为南岳,在今湖南衡阳境。衡岳庙,在衡山南岳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创建,为南岳著名胜地。诗开头两句,先概写五岳,然后专写衡岳。写衡岳,先概写其雄伟气势,再特写其由阴转晴的变化,由众峰的突兀耸立再特写四峰的各具姿态。然后进到谒庙拜祭,占卜吉凶,末写佛寺投宿,照应题目,脉络清晰,章法井然。而在写登岳谒庙中,寄寓个人身世之感,岳峰的奇姿百态与个人的兀傲不平,错综交织,互为映衬,夹叙夹议,亦庄亦谐,挥洒自如,极具变化。用韵亦颇费苦心,全诗用平声东韵一韵到底,十七个韵句,除三个对句末三字用平仄平外,余皆用三平调,音节铿锵有力,翁方纲称其为“七言平韵到底之正调”(《七言诗平仄举隅》)。程学恂《韩诗臆说》盛赞“七古中此为第一”。

猜你喜欢

  • 秋天万里一片色,只疑飞尽犹氛氲

    【介绍】:高适《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诗句。二句刻划壁画中秋云万里、氛氲飞动的景象,生动传神,意境开阔。

  • 荆州道怀古

    【介绍】:刘禹锡作。见《荆门道怀古》。

  • 崦嵫

    山名。在甘肃天水市西。古代以为是日落的地方。裴迪《南垞》:“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诗文中多用以比喻人到暮年或死亡。李益《置酒行》:“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魂。”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

  • 称象

    (称chēng)曹操子曹冲,自幼聪明。曾想出用船称象的办法。见《三国志·魏志·曹冲传》。后因用作称美太子之典。李乂《享龙池乐第八章》:“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藩邸化龙初。”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之三:

  • 东观

    (—guàn)东汉洛阳南宫内观名。明帝诏班固等修史于此,书成名《东观汉记》。后因指修纂国史之处。司空曙《送张弋》:“尝闻藉东观,不独鲁诸生。”

  • 子列

    即列子。《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视之犹众庶也。”后或以“子列”称才高而位不显者。杜牧《寄李播评事》:“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

  • 苒苒

    ①草茂盛貌。孙鲂《芳草》:“萋萋绿远水,苒苒在空林。”②柔茂下垂貌。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芃芃秋麦盛,苒苒夏条垂。”③幽静秀雅貌。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④

  • 吴越僧

    【介绍】:吴越间僧人,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6首。或谓僧延寿作。

  • 姜晞

    【介绍】:唐代诗人。秦州上邦(今甘肃天水)人。生卒年不详。永隆二年(681)进士及第。曾任主客员外郎、金部郎中、宗正卿。开元初,为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

  • 转变

    说唱艺术。转,讲唱;变,变文,一说指奇异故事或变易文体。转变意为讲唱变文或奇异故事。这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内容大多是讲说佛经,或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有讲有唱,讲唱文辞散文和韵文相结合,并辅以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