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戎人所立的法条。借指北部边庭军事需要。元稹《织妇词》:“早征非是官家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曾官正字。贞元中,与韦夏卿同有送顾况归茅山诗。《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据其诗及顾况《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诗题。
【介绍】:姚合作。诗中叙述了王度居士的穷苦潦倒,不合时宜,他借茅屋以栖身、乞残羹以度日,却依然不慕名利、嗜酒如狂,仍旧不忘栽芦成荫、叠石为山、与友人清谈、与寺僧对弈的闲情雅趣,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他
【介绍】:见李颀。
【介绍】:韩偓作。古代女子年十五始用簪束发,表示成年,此谓上头。诗写一快满十五岁姑娘因要迎接“上头”仪式,学束发,穿新裙,翻来覆去。通过一系列动作描绘,生动细腻展示了姑娘的心理状态,情趣盎然。近人俞陛
①唐代一种工头。王建《织锦曲》:“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②长时间,常常。王梵志《家中渐渐贫》:“长头爱床坐,饱吃没娑肚。”又《吾死不须哭》:“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③长发。路延德《小儿
【介绍】:李白作。高镇事迹不详,当为李白同宗姊妹之子,故曰从甥。李诗中还有《赠别从甥高五》一诗,高镇与高五当同为一人。此诗首八句叙与从甥在江东相遇,同是天涯流落之人;中六句抒发了“君为进士不得进,我被
以布做的鼓。《汉书·王尊传》中,王尊曾以“毋持布鼓过雷门”为喻,讥太傅在东平王面前说诗。因雷门(会稽城门)之大鼓擂击之声闻于洛阳。因而“布鼓”含有班门弄斧之意。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介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诗句。二句极写元宵节成都大放花灯的盛况。汉,即银河。数不清的花灯竞放,远远望去,犹似银河星落,高楼挂灯,恰似明月高悬。
犹平地风波。指突然出现的纠纷和事故。刘禹锡《竹枝》之六:“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