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邈真赞

邈真赞

文体名。“邈”通“描”,“真”谓肖像。义即称颂人物画像的赞词,故又称“邈影赞”、“邈生赞”、“写真赞”、“图真赞”、“真仪赞”,若敷有彩色,则称彩真赞。敦煌邈真画一般分为上下两栏,上栏绘佛或变相图,下栏竖分三格,左右两格分画菩萨像和画像主,中间一格书写邈真赞,自左至右逐行排列,作为画像的说明和补充。但是,作者或读者也把它单独抄录,形成脱离画像而独立存在的文学作品。敦煌莫高窟出土的邈真赞都是八至十一世纪的作品,绝大多数为离图单行抄件,约九十余篇,分别见于S390、5405、P3720、4660等二十多种写本。邈真赞的产生,历史悠久。《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记载扬雄“即充国图画而颂之”。颜师古注云:“即,就也,于画侧而书颂也。”实即人物画像赞。敦煌邈真赞包括标题、撰者、正文和后款四部分:(1)标题,主要在显示赞主的身分、职务、勋授等,可以随意加长。(2)撰者具名同样要详列撰者的职位头衔,由于撰者的显赫名望,能得到他的称美,自然会给赞主及其家属平添一层殊荣。(3)正文句式有两种:齐言赞体,主要为四言韵语,或在中间、末尾变换六、七言句式;杂言赞体,多由序赞合组而成,序多为骈文赋体,赞或齐言,或夹杂五、六、七言句。由于押韵的需要,两种赞体皆用偶句,少者八句,多者可达六十八句。(4)后款,在正文之后,另行书写,主要记载题赞时间和抄写者姓名。敦煌邈真赞是以赞主为对象,通过优美的文辞对其立身行世,功业勋绩作客观评价,属纪实文学,其叙事概括,要而不烦,有颂有悼,迭宕起伏,同时音韵沉郁,易于吟咏。不过,有些邈真赞为了称颂死者,不惜溢美扬善、堆砌辞藻,难免陷入陈陈相因、套用习语的境地,其文学性相对减弱。

猜你喜欢

  • 变律

    【介绍】:苏涣作。这组五言古诗原为十九首,现仅存三首。诗或感怀人生,或针砭时事,皆有为而作。第一首以自然界寒暑变易、阴阳交替之不可逆转,喻人世间天命之不可违抗,慨叹世人争名逐利之徒劳无益。第二首借长安

  • 任彦升

    任昉的字。李商隐有《读任彦升碑》诗。参见“任昉骋”。

  • 李兼

    【介绍】:唐有宋州长史李兼,又有德宗朝江西观察使李兼。《全唐诗》存题壁语4句之李兼,未详何人。

  • 白法

    佛教语。一切善法之总称。杨巨源《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

  • 赵璜

    【生卒】:804—862【介绍】:唐代诗人。字祥牙。先世居宛县(今河南南阳),后徙平原(今属山东)。开成三年(838)进士及第。咸通初,为处州刺史。三年(862),病逝于任。《全唐诗》存诗四首,《七夕

  • 沉沉

    ①茂盛貌。严识玄《班倢伃》:“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②谓建筑物重叠深邃貌。高适《宴韦司户山亭院》:“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③深沉浓重貌。姚合《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影

  • 小樊

    白居易有姬妾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作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事见孟棨《本事诗·事感》。后因以“小蛮”、“小樊”泛称姬妾。宋晁补之《江城子·赠次膺叔家娉娉》词:“楚观云归,重见小樊惊。”

  • 范功曹

    指东汉人范滂。范滂少厉清节,举孝廉,被太守任为功曹,疾恶如仇。见《后汉书·范滂传》。后以借指郡佐廉吏。严维《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唯有范功曹。”

  •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介绍】:杜荀鹤《自叙》诗句。诗以对比鲜明的选择表达了自己不苟世俗的人生哲学。此诗还云:“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体现了这种人生哲学的高尚。

  • 开阁

    见“开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