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白居易《思归》:“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见“东门归路”。
【介绍】:江南人。辞家至京师举进士不第,偶访青龙寺,见寺壁绘《寰瀛图》,遂有归意。旁有终南山翁以竹叶作舟,置图中水上,陈恍惚入图登舟,旬余至家。旋复登舟归至青龙寺,从图画中出,见山翁尚在。后陈虽登进士
回忆。杜甫《别蔡十四著作》:“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介绍】:唐代诗人。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广明元年(880)至光启三年(887)间,以投诗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其从事。性放肆,凌辱诸同僚,致遭杀身之祸。工律诗,风格雅正。有诗名,与许棠
【介绍】:韦应物作,写于代宗永泰中弃官洛阳丞寓居同德寺时。同德寺,在洛阳。诗写孤居寺中所睹风雨之状及雨后景象,抒写用世恋阙心态。触景生情,感慨深沉。
古指虎皮。又古代坐虎皮讲学,故又借指讲席。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之二:“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见“陈仓鸡”。
合集。唐王维、裴迪撰。辋川山谷,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峣山山口,山水清幽,谷口山高路狭,地势险峻。谷中村野相望,桑麻肥饶,山峦掩映,峰奇景美,王维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后隐居于此。与同居此地的裴迪为道友
诗学术语。指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这是殷璠在《河岳英灵集·叙》里所提出的概念。“兴”指感情兴发,或内容有所寄托;“象”指形象。盛唐诗人写诗,追求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兴在象中,兴在象外的境界。在此基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