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香山九老会诗》。
谓设坛拜授大将。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生卒】:737—82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裴。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人。初事不空三藏,精通印度声明及中国训诂。贞元四年(788)起,以二十三年时间,撰成《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元和五年(810)完成
比喻宰制、调合。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依赋十四韵以献》:“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
【介绍】:见张?。
见“葛粉”。
指佛经。因佛教产生于印度,故称。李洞《将之蜀别友人》:“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张华博学多闻,对经史融会贯通,曾与诸名士宴游洛水,张华论说《史记》、《汉书》,滔滔不绝,后因以“张华史汉遒”称颂博学多才之士,亦谓文人宴聚。沈佺期《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束皙言谈妙,张华史汉遒。”
指东汉陈重与雷义。二人交友亲密,俱有学行,太守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让给雷义,雷义佯狂不受。乡人以“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咏其友谊。见《后汉书·雷义传》。后因以“陈雷”指友情深厚的朋友。黄滔《二月二日宴
诗集。唐秦韬玉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秦韬玉《投知小录》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秦韬玉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三卷,《唐才子传·秦韬玉》也说“今有《投知小录》三卷行于世”。然三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