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生卒】:?~659

【介绍】:

字辅机,一作辅几。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先世为鲜卑拓跋氏,北魏时改姓长孙,为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曾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辅助太宗夺取帝位。累官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封赵国公。太宗绘二十四功臣于凌烟阁,无忌为首。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受遗诏辅立高宗,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流放黔州,逼令自缢。新、旧《唐书》有传。无忌博学多闻,曾主修《唐律疏义》、《大唐仪礼》、《贞观实录》等书。《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4首。

【生卒】:?—659

【介绍】:

唐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辅机。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先世本鲜卑拓跋氏,北魏献文帝时改为长孙氏。太宗长孙后之兄。武德九年(626),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辅佐太宗夺取帝位。太宗即位,迁左武侯大将军。贞观元年(627),转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七年(633),改转司空。十一年(637),封赵国公。十六年(642),进位司徒。十七年(643)图二十四功臣于凌烟阁,无忌为之冠。加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高宗即位,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褚遂良悉心奉国,故永徽之政有贞观风。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受诬陷流放黔州,被迫自缢而死。无忌博涉文史,曾领修《唐律疏义》、《大唐仪礼》、《永徽五礼》、《武德贞观两朝史》、《贞观实录》等。《全唐文》存文一卷;《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诗补编》补诗四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贺兰朋吉

    【介绍】:唐代诗人。疑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排行三。生卒年不详。约宪宗至武宗时在世。自谓“成名晚”,当于晚年进士及第。曾与贾岛共宿同游,论道议文。爱苦吟。《宋史·艺文志七》著录《贺兰朋吉集》一卷,

  • 苏替

    【介绍】:唐代人,生平无考。或疑即苏晋之误。《全唐诗逸》收诗1首。

  • 蔡邕

    东汉学者,学识渊博,藏书甚多。曾撰补《后汉记》,未果。见《后汉书·蔡邕传》。耿湋《题杨著别业》:“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 建溪

    水名。在福建,为瓯江北源。其地产名茶。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许浑《放猿》:“山浅忆巫峡,水寒思建溪。”

  • 以为

    ①认为。白居易《哭孔戡》:“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②作为,用为。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③而为。白居易《赠友五首》之三:“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

  • 《长恨歌》笺说稿

    周天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出版,19.4万字,为《中国古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该书通过一说吴梅村《圆圆曲》和三说《长恨歌》四篇文章,对白居易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中的社会背景、主题思想、文学

  • 毛浔

    【介绍】:浔,一作涛。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咸通以后人。举进士不第。以文章著称于世。作品已佚。事迹见《剧谈录》卷下。

  • 周彦昭

    【介绍】:高宗时人。《全唐诗》收其与周彦晖等唱和之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1首。

  • 茂先

    西晋张华,字茂先,以博闻著称,著有《博物志》。官至中书令,后因以代指博学多才的宰辅之臣。李隆基《送张说巡边》:“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又:张华《博物志》及佚诗曾记载和吟咏过樱桃,故诗文中用为咏樱桃

  • 汲黯

    西汉濮阳人,字长孺。曾任太守等职。好黄老之术,能直谏,曾开仓赈济灾民,汉武帝称为“社稷之臣”。见《史记·汲郑列传》。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