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渠牟

韦渠牟

【生卒】:749—801

【介绍】:

唐代诗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排行二十四。卢纶舅。少颖悟。年十一,作《铜雀台绝句》,李白见而大异,授以古乐府之学。大历中,为道士于茅山,号遗名子;复出家为僧于金陵,号尘外人、北山子。与陆羽皎然为方外之交。后还俗。贞元二年(786)署校书郎,为浙西观察使从事。五年(789)转左武卫骑曹掾,至长安。八年(792)迁四门博士。十二年(796)奉诏与名儒、僧道讲论三教,受德宗赏识,拜秘书郎。迁右补阙、右(一作左)谏议大夫。十四年(798)进太府卿。十六年(800)擢太常卿。十七年(801)卒,赠刑部尚书。为人好学博览,颜真卿谓其读儒、释、道书近三万卷。著述甚多。有诗名。权德舆称其“敏于歌诗,缛采绮合”,“俪词比事,纤密清巧,度越群伦”。所作《天竺寺六十韵》,颜真卿使画工绘于佛寺。贞元十四年(798),权德舆编其在长安任职时所作诗三百首为十卷,并作序,《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为《韦渠牟诗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又于“尘外”名下录联句一首,均无佳作。《全唐文》存文一篇。事迹见唐权德舆《右谏议大夫韦君集序》、《唐故太常卿赠刑部尚书韦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49~801

【介绍】:

遗名子北山子。行二十四,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新、旧《唐书》有传。幼得李白传古乐府。曾为道、为僧,法名尘外,后还俗。官终太常卿。工书能诗,其诗纤密清巧,权德舆曾称之。《全唐诗》存诗21首,他卷又录其为僧时与颜真卿联句1首,署名尘外。

猜你喜欢

  • 沙丘城下寄杜甫

    【介绍】:李白作。天宝三载(744),李白出京后,曾与杜甫一同漫游梁宋和齐鲁,过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生活,然后于兖州分手。此是二人离别后,李白思念杜甫所寄赠的诗。沙丘城,指兖州。此诗情真

  • 乔知之

    【生卒】:?—697【介绍】:排行十二。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武后时官左补阙。曾随军北征同罗、仆固,又随建安王武攸宜抗击契丹。历任侍御史、左司郎中。有宠婢窈娘,美貌善舞,为武承嗣所夺,因作《绿珠篇

  • 韦楚老

    【生卒】:803—841【介绍】:唐代诗人。韦,误作常。名寿朋,以字行。一说字寿朋。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长庆四年(824)进士及第。大和九年(835)官左拾遗。开成二年(837)后辞官居金陵。仕

  • 上三峡

    【介绍】:李白作于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途中。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重庆东部和湖北西部交界处。此诗写在三峡流放途中的悲怆情感。前四句写峡中逆水而上的艰难行程,如登巫山而上青天。后四句化

  • 崔海夫

    【介绍】:见崔致远。

  • 夏夕南亭怀辛大

    【介绍】:孟浩然作。见《夏日南亭怀辛大》。

  • 杜蘅

    古亦作“杜衡”。①即杜若。诗文中又常喻指君子、贤人。语本《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权德舆《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君子之去兮不可留,

  • 杜诗修辞艺术

    刘明华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13.2万字。前有曹慕樊序。全书共分十章,从对仗、互文、用典、拟人、夸张、对比、句法、构词、叠字等多角度、多侧面地探讨了杜诗修辞艺术。作者把方法论和认识论、

  • 仰观俯察

    上下仔细察看。白居易《新乐府·司天台》:“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 浣纱女

    【介绍】:王昌龄作。浣纱女,唐乐府曲名。此诗赞美钱塘江女儿的美好。头两句用反诘的方式从正面表达对江上女儿的赞美。后两句援引历史故事对女儿进行赞美,同时给人留下借古讽今之想象的余地。吴乔《围炉诗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