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颜真卿

颜真卿

【生卒】:709~784

【介绍】:

字清臣,行十三,郡望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新、旧《唐书》有传。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天宝中,累官至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真卿起义兵讨贼,附近十七郡同时响应,推真卿为盟主。后入官京师,军国之事,知无不言,为当道所忌,屡遭贬黜。后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师。会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反,真卿受命前往劝谕,被拘经年,持节不屈,于兴元元年(784)八月被缢杀。赠司徒,谥文忠。真卿工辞章,善书法,尤擅楷书,世称“颜体”,所留墨迹,为世所宝。平生著述颇富,惜多散佚,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全唐诗》存诗10首,又联句21首。其中《赠僧皎然》一首,实为皎然作而误收。《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2句,联句1首。

【生卒】:709—784

【介绍】:

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字清臣。郡望琅玡(治今山东临沂),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排行十三。齐黄门侍郎颜之推为其五世祖,唐秘书监颜师古为其从曾祖。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及第,二十四年(736),判入高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天宝元年(742),又登文词秀逸科第,授醴泉尉,不久,调长安尉。天宝六载(747),拜监察御史,累充河东朔方军、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八载(749),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乱起,举义旗起兵抵抗,附近十七州同时响应,聚兵二十万,被推为盟主。肃宗至德元载(756),弃郡渡河,朝凤翔,授宪部尚书,御史大夫。屡进谠议,触鳞忤旨,出为同州刺史,转蒲州刺史,贬饶州刺史。乾元二年(759),迁昇州刺史,浙西节度使,征为刑部侍郎。李辅国忌之,奏贬蓬州长史。代宗宝应元年(762)拜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再拜尚书右丞。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进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当时元载专政,衔真卿,诬其谤时政,贬吉州别驾。大历三年(768),迁抚州刺史,七年(772),转湖州。十二年(777),元载伏诛,召为刑部尚书。德宗建中三年(782),奸相卢杞恨之入骨,改其职为太子太师。会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杞奏请颜为淮宁军宣慰使,前往劝谕。希烈多次诱胁,不屈节,终于兴元元年(784)八月被缢死,年七十六,赠司徒,谥文忠。真卿富于学,工于文词,书法精绝,尤擅楷书,楷法绝妙,世称“颜体”。其著述富赡,在湖州任上,延集文士著《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宋代已散佚。又有《礼乐集》(又名《古律历创制仪》)十卷,《吴兴集》十卷,《庐陵集》十卷,《临川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有著录;《家教》三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二有著录。今传《颜鲁公集》十五卷,为宋留元刚所刊刻。《全唐诗》存诗十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所预联句一首、断句二句;《全唐文》存文八十余篇,编为九卷。事迹见唐令狐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殷亮《颜鲁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宋留元刚撰有《颜鲁公年谱》。

猜你喜欢

  • 赤帝子

    指汉高祖刘邦。见《史记·高祖本纪》。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天纪启真命,君生臣亦生。乃知赤帝子,复有苍龙精。”亦省作“赤帝”。高适《宋中十首》之二:“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

  • 杜舍人

    【介绍】:见杜牧。

  • 含嚼

    本指口衔而咀嚼。亦指吹奏乐器。李贺《申胡子觱篥歌》:“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 张承之

    【介绍】:见张格。

  • 包融

    【介绍】: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一作湖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张若虚、邢巨等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京都。玄宗开元中,与贺知章、张旭

  • 杜甫诗精华

    黄发政、朱建华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18万字。为该社选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译》丛书之一种。本书选取杜诗精华105首,选篇除重思想性与艺术性外,兼顾了诗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所选作品

  • 石鼓歌

    【介绍】:韩愈作。这是一首歌咏石鼓文的长诗。石鼓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所刻书体为大篆,即籀文。刻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杜甫、韦应物等均有诗题

  • 关盻盻

    【介绍】:见关盼盼。

  • 翁洮

    【介绍】:字子平,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光启三年(887)进士,曾任主客员外郎。后归隐,召而不赴。与方干有诗酬赠。《全唐诗》存诗13首。

  • 音注杜少陵诗

    清沈德潜选本,张廷贵音注。所选杜诗200余首,不出沈德潜《杜诗偶评》之范围。诗中难字加注同音字,并有简要注释。1924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为中华书局《中国文学精华丛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