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俄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

亦称《中俄改订条约》。清政府拒绝崇厚擅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后,沙俄强迫清政府改订的不平等条约。伊犁交涉当中,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1879年10月2日(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按其规定,割让霍尔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和塔尔巴哈台地区斋桑湖以东的土地给沙俄,沙俄在嘉峪关等七处中国地方增设领事;俄商在蒙古、新疆免税贸易,并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两条和沿松花江至吉林伯都讷(今扶余县)之水路,清方赔款五百万卢布(约合银二百八十万两)。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将崇厚革职下狱,改派曾纪泽赴俄谈判。1881年2月24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曾纪泽与沙俄代表吉尔斯、布策在沙俄首都圣彼得堡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二十一条,另附一专条,并随签《中俄陆路通商章程》。此约与《里瓦几亚条约》相比:争回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的中国领土,但仍划失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和斋桑湖以东地区;赔款由五百万卢布增至九百万卢布;增设领事由七处改为肃州和吐鲁番两处;增设的通商路线由原两条陆路一条水路减为由科布多经归化、张家口至天津的一条陆路,将俄商在新疆免税贸易改为“暂不纳税”。其他条款大致相同。沙俄援引该约有关规定,于1882—1884年(光绪八一十年)间又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俄伊犁界约》等五个子约。通过母约及其子约,沙俄又割占中国领土七万多平方公里,并进一步扩大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

猜你喜欢

  • 湘军

    以曾国藩为首的封建地主武装。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廷诏令各省举办团练,镇压革命。1853年(咸丰三年)帮办湖南团练的在籍侍郎曾国藩以其父曾麟书总领之湘乡练勇为基础,参酌戚继光军队编伍之法,订营哨之制。

  • 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余,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并于5月20日(四月八日)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

  • 中日为朝鲜商订专条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江苏光复

    江苏是立宪派势力较大的省份,清江苏巡抚程德全是个善观风色的投机官僚,与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派关系密切。武昌起义爆发,湘赣相继反正,江苏的立宪派为避免革命风暴的冲击,维持地方平静,吁请程德全主动宣布“独立”

  • 铁路国有政策

    1910年5月23日 (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协定,联合逼迫清政府向其借款修筑川汉、粤汉两铁路。次年,盛宣怀就任邮传部尚书后,向清廷提出把各省铁路收归国有、借款兴办的具体

  • 前徒倒戈

    周武王伐商战役中,在牧野战场上发生的商纣王军中下层士兵的阵前起义。徒是步兵的称呼。古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战车上的甲士只有贵族才能充任,协同作战的步兵则由下层庶民充当。由于商纣王统治时期对平民的

  • 大于越府

    辽北面辅弼机构之一。其职掌前后变化极大。遥辇氏为部落联盟长时,阿保机仲父释鲁为于越, “总知军国事”,掌握军事与行政权柄,位仅次于部落联盟长。后来阿保机遂以接任于越之职而从遥辇氏手中夺取部落联盟长之位

  • 文王治岐

    周文王治理岐周的事迹。周文王(名昌)继季历为君,继续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他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九一而助”的方法调整剥削关系;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周族以外,甚至商朝

  • 韩原之战

    春秋时期秦晋间的一场战争。晋惠公未即位前,为换取秦穆公答应派兵护送自己回国,曾许诺割让黄河以外的五个城邑给秦国,但事后反悔。晋惠公四年,国内发生饥荒,曾请求秦国输入粮食,秦国慷慨地答应了,但第二年秦国

  • 满蒙五路换文

    日本与袁世凯政府所达成的关于掠夺东北地区铁路权利的秘密协议。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急于登上正式总统宝座,并取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承认。他派出孙宝琦、李盛铎为特使访问日本,谋求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