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即《中法越南条款》,亦称《中法新约》或《李巴条约》。法国诱胁清政府订立的关于正式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85年6月9日(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由清政府代表李鸿章、锡珍、邓承修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于天津。共十款。主要内容:清政府认可法国自行“弭乱安抚”越境,重申承认法国和越南之间已订和将订之条约;拟定以保胜以上、谅山以北中越边境某两处为通商边关,法国在此所享权益同于在华各通商口岸;减低云南、广西与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法军撤出台湾、澎湖。此约标志着中法战争告终。从此,法国势力深入云南、广西,并开始谋取中国铁路修筑权。

猜你喜欢

  • 袁世凯东山再起

    1908年1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即位,摄政王载沣以“回籍养疴”为名将袁世凯逐出朝廷。袁世凯虽被罢官,但仍实际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并在朝中遍布党羽耳目,时刻注视政局变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铁血丈夫团

    见“丈夫团”。

  • 同仇会

    华兴会联络会党的外围组织。1904年(光绪三十年)华兴会在长沙成立后,为准备武装起义,重视联络会党,负责人黄兴、刘揆一专程赴湘潭,争取了湖南哥老会首领马福益的合作,设立同仇会。会内仿照日本将、佐、尉的

  • 鲁作丘甲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左传》记载,鲁成公元年 (公元前590年),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需要加强军事装备, 因而“作丘甲”。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甲即盔甲,此处泛指军事装备。“作丘甲

  • 籍田礼

    古代帝王于春耕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诗经·周颂·载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是农夫,播厥百谷。”《诗序》说: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可知籍田礼是为奉祀宗庙,祈求社稷,劝农耕作而举行

  • 宦官二十四衙门

    明代宦官机构。明太祖朱元璋鉴于汉唐末世宦官专权,严禁宦官过问政事,并铸铁牌置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成祖时,由于在“靖难之役”中得到南京内宦的支持,以为宦官可靠,即位后,遂委以出使、

  • 廷议

    明代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的制度。为发挥官僚佐政和供咨询的作用,明代使“廷议”制度化。凡遇国家大事及推举文武大臣,则命内阁官与各衙大臣进行集议。参加的官员为阁臣、九卿、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以及有关文武官

  • 负荆请罪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廉颇向蔺相如赔礼道歉的故事。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见时,赵王的随从蔺相如立了大功,回国后被授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

  • 安西都护府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隋末唐初,西突厥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唐和西域的联系被隔绝。东突厥灭亡之后,唐开始和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降伏吐谷浑,打通了向西域用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