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侨置郡县

侨置郡县

从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中原地区有八十万人南迁。南迁人口,多以宗族或乡里关系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时称之为“侨人”。东晋朝廷为控制侨人,维护南迁的世族地主利益,遂在侨人居住集中地区设置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及其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刘裕北伐收复青州(治今山东益都)、徐州(治今江苏徐州)后,在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以示和侨置州、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取消“北”字,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东晋初年,设置侨州、郡、县,规定侨人可免除赋役,因之吸引北人南迁。后因土断政策的实行,多数侨置郡县或合并或取消,数量减少。隋朝统一南北后,侨置郡县全部废除。

猜你喜欢

  • 薙发令

    清朝统治者强迫汉人依从满族习俗推行剃发的命令。清军入关后,对内地人民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强制汉人剃发即其突出表现之一。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一度颁布剃发令,后因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

  • 算赋

    汉代的一种人口税。《汉书·高帝纪》:“(四年)八月,初为算赋”。史载,民众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每年出赋钱一百二十文,称为一算,充当制造兵器和车马的用费。汉律规定商人和奴婢也要出算赋,其数额比常人多一倍

  • 襄汉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襄阳镇抚使李横所部为金及伪齐联军击败,宋失襄阳府(今湖北襄樊)、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及邓(今河南邓县)、随(今湖北随县)、郢(今湖北钟祥)等州。次年

  • 侬智高起兵

    宋仁宗时广源蛮起兵反抗交趾统治和侵入宋境的事件。十一世纪时,居住于邕州(今广西南宁)左、右江流域的宋羁縻州的壮族,以韦、黄、周、侬四姓最盛。而侬氏聚居的广源州(今广西靖西南越南境内), 自唐末以后实际

  • 唐律

    唐代法典的总称。唐与隋一样,律、令(对各种制度所做的具体规定)、格(对律令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式(各种行政法规)并行,以律为主。唐主要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和开元律。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祖诏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 小部族

    辽朝于内四部族和四大部族之外的契丹族部落与非契丹族部落中所设置的四十九个较小的部族。各小部族均按规定设司徒府,有司徒、司空等官。其下又设节度使司、详稳司以及节度使、令稳等机构与官职,以施行部族制控制。

  • 大惕隐司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太祖始置。掌皇族政教风化等事务。设惕隐(或译梯里己)总其事。其下有知惕隐司事、惕隐司事、惕隐都监等官。

  • 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屈辱和约。建炎以来,南宋爱国将士在中原、川陕、两淮战场上奋勇抗金,取得节节胜利。金军后方各地义军斗争也很活跃。金已不可能单纯依恃武力灭亡南宋。但宋高宗赵构等不顾朝野上下反对,一意“屈

  • 五单于争立

    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单于系匈奴君长的称号。经过长期与汉的战争,匈奴势力日益削弱。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十余万汉军分道出塞击匈奴,丁零、乌桓、乌孙乘机从北、东、西面夹击匈奴。匈奴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