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六条问事

六条问事

汉制,州设刺史,颁行六条诏书以考察郡国官吏。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国守相二千石:一、强宗豪右,田宅踰制,凌弱暴寡。二、倍(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不恤疑狱,刑赏任性, 为百姓所疾。四、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汉武帝时,刺史考察郡国二千石,非六条所问即不省查,后来,随着刺史地位的提高。刺史考查的范围,就远远超出了六条问事的规定。

猜你喜欢

  • 乌龙会

    明末清初江南农民组织。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推翻明王朝的消息传到江苏后,嘉定、太仓、青浦,上海、宝山等县的奴仆纷纷组织乌龙会,以顾慎卿、吕茂成、陈瑶甫为首,向地主索取卖身契,要求人身自

  • 女真文字

    女真族初无文字,族内交往及与邻族交往则使用契丹或汉文字。金建国后,太祖始命完颜希尹依据由汉字改制而成的契丹文字拼写女真语言,创制本族文字,关于天辅九年(公元1119年)八月正式颁行,是为女真大字;熙宗

  • 都督府

    唐代地方军政机构。魏晋以后,曾设“都督诸州军事”之职,总揽所辖区域军政民政。北周至隋,改称“总管”。唐代恢复都督名称,并设都督府。都督府分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三类。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改

  • 周公摄政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两年即去世,子成王诵年幼,不能管理国家,由武王之弟周公旦继武王之后居摄天子之位, 并且称王,七年之后乃还政成王,史称周公摄政。

  • 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即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忧虑秦兵压境,乃派荆轲谋刺秦王。荆轲及其副手秦武阳携带秦国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督亢(今河北涿县东,跨有涿县、固安

  • 负荆请罪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廉颇向蔺相如赔礼道歉的故事。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见时,赵王的随从蔺相如立了大功,回国后被授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

  • 平定李师道

    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之后,诸藩力表归顺,淄青(治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主动献沂、密、海三州, 以表诚意。后李师道自恃有十万强兵,又拒献三州。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宪宗下诏罪李师道, 命田弘正、

  • 灵宝会战

    唐军与安禄山叛军进行的一场会战。安禄山攻陷洛阳之后,自称皇帝,遣兵西取潼关。玄宗令哥舒翰带病前讨安禄山。哥舒翰临时凑集十余万军队,屯驻潼关,意欲据守,以保关中安全。玄宗和宰相杨国忠疑哥舒翰按兵不进,别

  • 旧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同年,孙中山在《

  • 造作局

    宋官署名。北宋末年,政治黑暗,统治集团奢靡无度。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三月,徽宗命宦官童贯置造作局于苏、杭二州,掌宫廷所需珍巧器物之制作。童贯等集中东南各地民间诸色工匠数千人,搜刮民间物料无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