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礼案
武周时的一桩著名冤案。又称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箕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暗结朝士,阴谋作乱。明堂尉吉顼闻其谋,报告来俊臣。武则天使河内王武懿宗审理此案。武懿宗令刘思礼交待其党徙,许免其死。刘思礼则诬告在朝之士,制造假证,凡平时稍有牢骚者皆引之。于是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譒、泾州刺史王勔,监察御史王助等三十六家海内名士皆受株连,下狱被杀,亲朋连坐者千余人。
武周时的一桩著名冤案。又称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箕州刺史刘思礼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暗结朝士,阴谋作乱。明堂尉吉顼闻其谋,报告来俊臣。武则天使河内王武懿宗审理此案。武懿宗令刘思礼交待其党徙,许免其死。刘思礼则诬告在朝之士,制造假证,凡平时稍有牢骚者皆引之。于是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素,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孙元亨,知天官侍郎事石抱忠、刘奇,给事中周譒、泾州刺史王勔,监察御史王助等三十六家海内名士皆受株连,下狱被杀,亲朋连坐者千余人。
又称牛赋。五代时淮河地区杂税之一。后梁太祖朱全忠渡淮作战时,曾掠淮南民牛千、万头。后悉数配给淮北诸州百姓,受牛户则输纳牛租。以后虽时移代改,但牛租犹在,成为百姓身上的额外负担。广顺三年(公元953年)
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治蜀之事。吴、蜀夷陵(今湖北宜昌东)战后,刘备败归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刘备病重,诏诸葛亮至白帝城,嘱以后事。时太子刘禅十七岁,刘备托孤
西周中央政权两大官署之一。其长官为太史, 或称作册,也单称尹氏。殷墟甲骨文已有史、作册、卜等名称,司理占卜、祭祀等事。西周太史寮已发展成为与卿事寮并立的两大官署之一,掌管出纳王命、册命大臣、起草图书文
元德六年(公元1124年)三月,西夏崇宗以辽朝将亡,金军势强难挡,乃叛辽奉表称臣于金。金许以阴山之南,吐禄泊(约为今内蒙古岱海)以西之辽朝西北故地割归西夏。次年辽亡。夏乘金、宋两国为实践“夹攻之约”发
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织厂。筹建始于1876年(光绪二年),先后由北洋幕僚魏纶、四川候补道彭汝琮、浙江候补道戴景冯出面,均因集资困难而失败。1880年(光绪六年)李鸿章改组班子,由翰林院编修戴恒及郑观应、
武昌起义前湖北的革命团体。1910年9月18日(宣统二年八月十五日)由群治学社改组而成。1910年(宣统二年)湖北群治学社被清湖广总督瑞澂侦破,致使该社活动陷于停止。李六如、祝制六、杨王鹏、章裕昆在新
为准备彻底解决噶尔丹叛乱和进一步加强对内外蒙古、特别是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政府于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五月,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康熙帝答应喀尔喀蒙古贵族的请求,同意在喀尔喀蒙古三部
唐政府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期,任用仆固怀恩为大将。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表请众多安史降将为本处节度使。安史乱后,唐中央政权力量削弱,不得已而对地方势力姑息迁就,魏博(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德(治今河北正定)
见“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隋朝精简地方机构、节省政府开支的重要改革措施。南北朝时,地方设州、郡、县三级,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用度支尚书杨尚希、太子少保苏威等大臣之策,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