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洋六镇

北洋六镇

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的基本武装力量,称北洋陆军,简称北洋军。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开始奠定北洋军阀集团的班底和基础。袁世凯凭借这支一手培植的新式武装为政治资本,取得清朝统治者和帝国主义的青睐,青云直上, 从一个道员而山东巡抚,而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袁世凯利用直隶总督的权位,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初着手建设北洋常备军。6月(五月)奏准设立军政司,管理督练新军事务,下设参谋、教练、兵备三处,由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分任总办,王英楷为总参议,袁世凯总制全军,两三年内以原新建陆军为基础扩编成北洋常备军五镇及京旗常备军一镇。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设练兵处,以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虽为会办大臣,但握有练兵处实权。次年清政府制定了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的庞大计划,袁世凯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这一合法的编练计划,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将北洋常备军五镇和京旗常备军改编成北洋陆军六镇,由小站时的七千人发展到七、八万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大和最精锐的一支武装力量。

猜你喜欢

  • 五胡十六国

    自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离石(今山西离石)起兵称王,至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其间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地区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计有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

  • 衡阳教案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 向戌弭兵

    春秋后期,宋国向戌约集各国举行的停止兵端的盟会。鄢陵之战后,晋国公室逐渐衰微,政权下移,各卿族互相兼并,加上齐、秦等国外患,复萌与楚平息兵争的愿望。楚国在鄢陵战败后,愈益受制于新崛起的吴国,也显示出不

  • 东厂

    官署名。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清除建文帝余党,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宦官提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

  • 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即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忧虑秦兵压境,乃派荆轲谋刺秦王。荆轲及其副手秦武阳携带秦国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督亢(今河北涿县东,跨有涿县、固安

  • 海约翰政策

    见“门户开放政策”。

  • 霍邑之战

    李渊军与隋朝军队之间的一次战役。晋阳(今山西太原南)誓师之后,李渊挥师南下,直指晋南。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八月至霍邑(今山西霍县),隋将宋老生固守坚城, 以阻李渊军。李渊命李建成、李世民率数十骑

  • 齐行叫歇斗争

    清代各种手工业工人反对作坊主以及封建政府的一种斗争。“齐行叫歇”,即整个行业工人实行罢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清代以手工业工人为主体的城市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也有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 苏峻、祖约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王敦之乱后,明帝病死,幼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其舅父庾亮总揽朝政。苏峻、祖约自视平乱有功,对庾亮心怀不满。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欲夺苏峻兵权。苏峻联络祖约,以讨庾

  • 方腊起义

    北宋末年两浙地区爆发的农民起义。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