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南诏

南诏

唐时云南白族和彝族的先民联合境内其它民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唐初,云南境内主要有“白蛮”和“乌蛮”,居住在滇池和洱海一带。乌蛮有六部,首领称诏(王的意思)),故称六诏。为了牵制吐蕃势力扩张,唐扶持南诏,以削弱这一地区的吐蕃势力。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诏皮逻阁在唐支持下统一六诏,唐封他为云南王。次年,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以此为中心,逐渐统一云南全境,建立起南诏政权。南诏全盛时辖有云南全境,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南诏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受唐影响很大,与唐保持着友好关系,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叛唐,归附吐蕃,受吐蕃册封称东帝,自建国号大蒙,在吐蕃对唐的战争中,被迫充当先锋。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复归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南诏举兵入川,克成都,大掠而去,后又进军黔、桂、川等地, 旋又与唐和好。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南诏执政大臣郑买嗣灭蒙王朝,建大长和国。南诏亡。南诏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统治达一百六十五年。

猜你喜欢

  • 捻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捻军,原称捻党,或称捻子。捻党起于清朝初年,本为淮河两岸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反抗封建压迫的秘密结社,以后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捻党成员有农民、盐贩、船夫、渔夫、手

  • 太平天国奠都之争

    太平天国内部,特别是领导集团内部在建都问题上的争议,其实质是关于太平天国全局性战略方针的争议。金田起义正号太平天国之初,太平天国领导人朦胧地表露出欲进军江南取占南京(其所谓“小天堂”) 之意。到185

  • 大元通宝

    元代铜钱名。参见“至大通宝”。

  • 夹谷之会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 岐沟关战役

    宋辽间一次重要战役。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北宋三路伐辽。东路曹彬部急功趋利,孤军攻至涿州(今河北涿县),后以粮草不继,被迫收兵雄州(今河北雄县东)。旋又命士兵裹粮再进,复以军渴乏井,部队战斗力大

  • 门户开放政策

    亦称海约翰政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关岛群岛和菲律宾作为侵略亚洲的跳板。1899年9

  • 四时捺钵

    辽代以春、夏、秋、冬四季而设置的四处行帐,犹汉族皇帝的行在、行营。辽建国后,皇帝按四时外出游猎,以契丹内外大小臣僚及部分汉官随行扈从,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以为驻跸之所。捺钵初无定制,至

  • 横帐

    即辽太祖阿保机及其后裔九代(九帐)皇族之宫帐。辽制东向而尚左,故皇帝御帐座西面东而设。皇族三父房(孟父房、仲父房、季父房)帐北向,遥辇九帐南向。东西为尊,故阿保机及其后代九帐皇族皆为“横帐”,成为辽皇

  • 代田法

    古代北方干旱地区的一种耕作方法。汉武帝末年,赵过任搜粟都尉,他总结了古代的代田方法加以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具体做法是,把土地开成深、宽各一尺的沟,叫做甽(又叫畎),甽旁堆成高、广各一尺的埂, 叫做垅

  • 三衙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北宋初年,改后周禁军殿前、侍卫二司之制,分设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马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步军司、步司),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