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吐蕃

吐蕃

古代藏族政权名。吐蕃人的祖先是古老的羌族,最初居住于青海一带,殷商时期就与中原地区的王朝发生联系。南北朝末朝,西藏高原中部和北部的羌人建立苏毗政权,以逻些(今拉萨)为中心,隋称它为“女国”,当时它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隋末唐初,吐蕃赞普朗日伦赞吞并了苏毗,其子松赞干布(即弃宗弄赞,公元629年-650年在位)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建立起统一的吐蕃政权。松赞干布制定了成文的法典《十善法律》,创造了文字,形成了以赞普为中心的集权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嫁松赞千布,双方关系很好。高宗龙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攻破青海的吐谷浑。其后逐渐兼并今四川西部的羌族地区,把云南少数族和南诏变为属部,在西北和北方,与唐朝展开争夺西域和甘肃的战争。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陷西域十八州及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被迫放弃龟兹、于阗四镇。吐蕃趁中原安史之乱,又占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邠州 (今陕西邠县)以北地区。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以后又攻占唐北庭、西州和安西四镇。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吐蕃遣使向唐求和,双方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会盟,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在逻些立会盟碑。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达摩赞普死,无子,两派贵族各立赞普,爆发内战,奴隶、属民纷纷起义,吐蕃遂土崩瓦解。吐蕃计传位九代,历时二百余年。

猜你喜欢

  • 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的条约。原称《中俄会订条约》,又称《中俄会约》,1898年3月27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六日)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俄国驻华代办巴布罗福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俄国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水

  • 戊戌变法运动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变法运动高潮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因是年为农历戊戌年,故称“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竟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港湾,争夺贷款

  • 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在夫椒战败后,卑辞求和,被吴王夫差许为吴的属国。与此同时,勾践暗下灭吴决心,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任用范蠡、文种,对内亲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结好楚、齐、晋等国。经过“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 王如起义

    西晋流民起义。晋室“八王之乱”期间,关中部分流民到宛城(今河南南阳)一带就食,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晋将山简、杜蕤,派兵押送流民返回关中。流民被逼无奈,王如率众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打败山简和杜蕤,攻占

  • 衡阳教案

    1862年(同治元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以《天津条约》为护符,在湖南胡作非为,要挟清湖南巡抚以宾礼相待,并在衡阳、湘潭等地强占民产、修建教堂。绅民义愤填膺,发出《阖省公檄》,严斥外国传教士劣迹,并将衡阳

  • 举主连坐法

    明代关于荐官不当,惩办举主的一项规定。明代选官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此外还有荐举。荐举之法主要实行于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明初,进士、监生及被荐者,参错互用。如荐举不当,荐举者连坐,滥于荐举者,依法治罪

  • 四公子养士

    战国时,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楚有春申君黄歇,都是贵族公子。他们担任将相,辅国持权,争相养士。孟尝君、春申君各有食客或宾客三千余人,信陵君有食客三千人,平原君亦有宾客数千人

  • 武卫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荣禄奏准编组的军队。此军由荣禄节制,其下分左中右前后五军,董福祥所部甘军为后军,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前军,宋庆所部毅军为左军,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右军。荣禄于1899年6月27

  • 云南河口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河口地处中越边界,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为铁路工人和游勇聚散之区。控制河口对运输军械和进图全滇十分重要,因而在镇南关发难前,孙中山已着手筹划河口起义。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 古欲起义

    辽天祚帝时,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地区一次农牧民起义。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二月,饶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桥西北)渤海人古欲(一称摩哩)自称大王,聚集头下城居民起义,有步骑三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