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四王二帝之乱

四王二帝之乱

唐德宗时藩镇反叛事件。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四镇之乱平息之后,为分散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的势力,德宗任命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翼二州都团练观察使,另一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观察使,以德、棣(治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隶朱滔。王武俊自以为功大,地位反低于张孝忠,不服朝命;朱滔取得深州,屯兵据守,拒绝交于唐日知。王武俊、朱滔又勾结田悦、李纳反叛朝廷,推朱滔为盟主。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受朱滔等劝进,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前去平叛,泾原镇兵途经长安(今陕西西安),发生哗变,攻入长安,德宗狼狈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拥立朱滔的兄弟朱泚为主。朱泚在长安称帝,国号秦。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德宗迫于形势,在奉天颁布罪己诏,宣布除朱泚之外,赦免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朱滔之罪。田悦、王武俊、李纳去王号归顺朝廷。李希烈自恃兵强势盛,反自称帝,建国号楚。朱泚亦改秦为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回救德宗,因与朝廷发生矛盾,与朱泚联合反唐,德宗逃梁州(今陕西汉中)。后,在李晟、浑瑊反击下,唐军收回奉天,复克长安,朱泚被部下所杀。朱滔为李抱真、王武俊所败,退保幽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马燧、浑瑊讨李怀光,李自杀。朱滔亦死。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为部将毒死,此次叛乱始告平息。在这次叛乱中,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等四人曾称王,朱泚曾称帝,李希烈始称王后亦称帝,故史称“四王二帝之乱”。

猜你喜欢

  • 鱼鳞图册

    明代编造的田亩清册。南宋始造鱼鳞图,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太祖派遣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到浙西核实田亩,定其赋税。洪武二十年,又派国子监监生武淳等分别到各州县主持丈量田亩,编成鱼鳞图册。以税粮万

  • 长坂之战

    曹操追击刘备的战争。官渡战后,刘备投奔荆州(治今湖北襄阳)牧刘表、刘琮父子。刘表死后,子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乘势挥军南下。刘备被迫从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向荆州的军事重镇江陵撤退,途经襄阳,随从兵众达十多

  •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3—1855年(咸丰三至五年)间上海人民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武装起义。小刀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秘密团体,系天地会的支派。上海小刀会创始于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首领为刘丽川和

  • 伊犁交涉

    沙俄侵占伊犁后,清政府与沙俄进行了多次交涉和谈判。沙俄是乘新疆局势混乱之机,于1871年7月(同治十年五月)以“代为收复”的名义侵占伊犁的。事后清政府即派署理伊犁将军荣全自科布多率兵前往接收,遭到沙俄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

  • 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

  •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对外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亦称保路风潮,是收回利权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后

  • 京师同文馆

    见“同文馆”。

  • 汉平闽越

    战国时,楚灭越,越人分散,其进入今福建境内的一支,与原七闽土著相结合,形成闽越。秦击败闽越人、设闽中郡。秦末农民战争中,闽越首领无诸等参加反秦战争,后又佐汉灭楚。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今福

  • 王亥服牛

    关于商先公王亥的历史传说。亥,一作胲、核、该、垓,或误作振、眩、冰。甲骨文称之为高祖亥或高祖王亥。契的第七代孙。文献上说王亥发明服牛,当他赶着牛群向北走到有易氏(或作有狄, 《楚辞·天问》误作有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