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回纥汗国

回纥汗国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受匈奴统治。南北朝时称高车,亦称铁勒或疏勒。回纥为铁勒之一部,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是一游牧部落。隋末唐初,回纥渐强,不满于突厥的奴役,与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部组成联盟,共同反抗突厥,遂总称回纥。贞观初年,回纥与薛延陀进攻东突厥,对唐战胜东突厥起了很大作用。东突厥灭亡后,漠北以回纥和薛延陀为最强。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回纥配合唐军打败薛延陀,成为漠北唯一强部,为铁勒部落联盟首领。公元647年以后,其酋长吐迷度领唐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名号,隶属于唐王朝。但在其内部,却自称可汗,仿突厥制度,设立官属。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回纥怀仁可汗攻杀突厥最后一个统治者白眉可汗,在突厥故地建立回纥汗国,仍以突厥汗国的中心乌德健山为根据地,其疆域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安史之乱后,回纥曾两次助唐平叛,并与唐和亲,其首领曾受唐王朝册封。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回纥使臣请改“纥”为“鹘”。此后又常助唐朝抵御吐蕃。九世纪初,其西边属部黠戛斯在叶尼塞河上游兴起,反抗回纥压迫,斗争二十余年。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纥内部纷争,回纥将军句录莫贺引黠戛斯十万骑来攻,杀宰相及可汗,回纥汗国从此灭亡。共存近百年。回纥汗国灭亡后,其部四散,一支南下内蒙古地区,一支奔河西走廊,一支奔吐鲁番一带,一支奔巴尔喀什湖南一带。

猜你喜欢

  • 魏州之战

    五代时,梁、晋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乾化三年(公元913年),晋王李存勖灭幽州(今北京)刘氏割据势力,解除后顾之忧,即南下与后梁争夺魏博镇(今河北大名东北)。贞明元年(公元915年),魏博节帅杨师厚

  • 进步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1913年4月正式国会成立,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占有多数议席。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梁启超等策动共和党、统一党(章炳麟等退出共和党后所建立的)和民主党合并,于5月成立进步党,在国会中与

  •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公元471年——499年)实行的政治改革。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孝文帝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十二月,下诏禁止鲜卑人同姓相婚。孝文帝曾

  • 郝经使宋

    元初郝经奉命使宋议和之事。郝经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家世业儒。蒙哥汗时入忽必烈幕府, 深受信用。后随忽必烈南下征宋。公元1259年,蒙古军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丞相贾似道私下请和,

  • 断发文身

    西周封国吴的早期历史传说。周太王欲传位少子季历,长子太伯(一作泰伯)、次子仲雍窥知其意,相约逃往荆蛮,以让季历。太伯、仲雍到荆蛮后,改从当地风俗,断发文身(截去长发,在身上刺上花纹),相继被立为当地君

  • 苏武牧羊

    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苏武,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遇匈奴内乱,被单于扣留。匈奴软硬兼施欲迫使苏武投降,苏武不屈服,被迁徙至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匈奴声称待公羊产子方使苏武归

  • 细君嫁乌孙

    汉武帝以宗室女刘细君至西域和亲乌孙(初在祁连—敦煌间,汉文帝时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以拒匈奴之事。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至乌孙,建议乌孙东迁故地,汉将遣公主为乌孙夫人,

  • 安南都护府

    唐在岭南西部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改置交州都督府。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 由交州刺史充都护。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镇南,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复改安南

  • 铜匦

    武则天时设置的一种谏议箱。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铸铜为匦(箱子),以收集朝野各界人士的谏议。其匦分四:其东为“延恩”,献赋颂、求官位者投之;南为“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为“伸冤

  • 札萨克制

    札萨克,蒙语总管之义。清代为蒙古族地区官名。蒙古可汗土蛮(达延汗的嫡玄孙)势力强大起来,联合今内蒙古地区的六个大封建主,组成了一个管理漠南蒙古的机构。三传至其孙林丹汗,时当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被兴起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