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国民党

国民党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他们为了争取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获胜,以便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政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力量。1912年8月由于宋教仁等人的积极活动,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几个小党派组成国民党,推选孙中山为理事长,提出“促进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实行种族同化,注意民主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等政纲,党务实际由宋教仁主持。国民党不仅在政纲上比同盟会有明显的倒退,而且吸收了不少官僚政客和立宪派参加,成分亦更加复杂。国会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多数席位,引起袁世凯的警忌。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并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起兵讨袁遭到失败,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召集部分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继续坚持反袁斗争。1916年袁世凯死后,党部迁至上海,1919年改名中国国民党。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战争。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先后以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等为领导人。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实行“清党”,公开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逐渐变成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统治中国的执政党。

猜你喜欢

  • 逃人法

    清初制止庄丁奴仆逃亡的一项法令。清军入关前,已不断掳掠大量汉人为奴;入关后,又有不少汉族人民沦为满人的庄丁和奴仆。这些汉人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和压迫,经常以逃亡的方式进行反抗。清政府于是颁布《逃人法》,

  • 北征乌桓

    曹操进攻袁绍残余势力和乌桓贵族蹋顿单于的战争。官渡战后,袁绍病死。曹操利用袁绍外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高干的力量,赶走袁尚、袁熙。袁氏兄弟逃奔辽西郡(治今辽宁义县西),投靠乌桓贵族蹋顿单于。

  • 晏梦彪起义

    或称晏彪起义。南宋后期福建盐民起义。汀州(今福建长汀)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贫富严重不均,而政府赋役剥削残酷。又不断向人民抑配质次价高的食盐,严禁私自贩盐。当地官吏借故任意敲剥人民。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

  • 统一共和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再分配而不断分化组合。1912年4月以谷钟秀、吴景濂、彭允彝等为首,由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联合部分原立宪派分子组成统一共和党,提出“厘定行政区域,以期中

  • 维扬之变

    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

  • 金匮之盟

    赵匡胤与其母杜太后决策传立长君的事件。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太后杜氏病危,弥留之际召匡胤及亲信谋臣赵普至病榻前,以后周立幼主柴宗训而未立长君导致失国为教训,遗嘱匡胤死后次第传位皇弟光义、光美及

  • 大诰三编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颁布的案例文件汇编,在明初具有法律性质。在《大明律》以外,朱元璋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颁布手订的《大诰》, 次年又颁行《大诰续编》、《三编》。《大诰》七十四条, 《续编》八十七

  • 忠义军

    义和团运动时期东北最大的一支民众抗俄武装。1900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俄军侵略东北,清军抵抗失利。刘永和在吉林磨盘山率众数千人, 树起“忠义军”旗帜,坚持抗俄斗争。次年初,与王和达、董毅敏为首的

  • 突厥汗国

    突厥人最早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南部一带,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是一个游牧民族。五世纪初,臣属于柔然。因为会炼铁,做柔然的铁工,故称为“铁奴”。六世纪初,在酋长土门统领时期,势力渐强,始和西魏通商

  • 满蒙五路换文

    日本与袁世凯政府所达成的关于掠夺东北地区铁路权利的秘密协议。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急于登上正式总统宝座,并取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承认。他派出孙宝琦、李盛铎为特使访问日本,谋求日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