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运河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其工程始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成于大业六年,历时约六年之久,先后动用民工数百万人。大运河共分四段: (1)通济渠,从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再从板渚(今河南荥阳西北)引黄河水入汴水,复自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达于淮水。(2)山阳渎,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引淮水,傍鄱阳湖东侧,经江都(今江苏扬州)入长江。该渠原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又名邗沟,隋代将其疏浚、扩大。(3)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长江水经太湖东侧至余杭(今浙江杭州)。(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运河全长五千多华里,贯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五省,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及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元、明两代曾对大运河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浚修。清末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改由今道出海,造成运河干涸,加之海运兴起、漕运废止,运河遂失去了过去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段终因久弃不用,长年不修而淤成平陆。

猜你喜欢

  •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中国修筑山海关内外铁路向英国借款的合同,前此中国曾以筹造中后所至新民铁路及营口支路、并归还津榆、津芦各路所欠款项为由,于1898年6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与英方草签合同,筹借英款合银一

  • 间岛协约

    见“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广东独立

    广东是革命党人活动较多的地区,从最早的兴中会广州起义到规模最大的黄花岗之役,革命党人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革命影响较深。广东也是清政府加意防范的重点地区。黄花岗起义后,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采取

  • 张鲸起兵

    金宣宗决意自中都(今北京)迁汴(今河南开封),大失人心。北方地主纷纷自行组织武装,或结寨自保,或举地投降蒙古。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四月,锦州(今属辽宁)张鲸聚众十余万, 自称临海郡王(后又改称辽

  • 十九信条

    见“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 徐一夔案

    明初文字狱之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给朱元璋的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句。“则”与“贼”同音, “生”被读作“僧”,朱元璋认为是骂他当过和尚,做过贼,“光”字则是讽刺他剃过光头,遂将其处

  • 燕国禅让

    战国中期燕国统治集团效法“禅让”的政治事件。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因受禅让说的蛊惑,乃效法尧、舜,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反为臣,自三百石俸禄以上官吏皆由子之任免。子之当了三年国王,

  • 武毅军

    清末聂士成所部清军。1895—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刘坤一、李鸿章、王文韶及督办军务处商定,在云集直隶、奉天淮军中挑留马步三十营,对旧营制稍加变通,增加工程队、医院等,组建成武毅军,驻防芦

  • 十五道

    唐代的行政监察区划。唐初,州县之数倍于隋开皇、大业之间,民少吏众,其弊颇多。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命就山川形势,并省州县,分天下为十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分天下为十五道;即京

  • 洪宪帝制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却被中外反动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所篡夺。野心家袁世凯并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袁登上总统宝座后,打击革命势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