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威海卫之役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之一。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方针,令北洋舰队集结在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与旅顺遥遥相对,拱卫着渤海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日军采取抄后锁前的战术来攻取该地。1895年1月20日(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二十五艘兵舰运送的日军二万多人,开始在荣城湾登陆,时北洋舰队尚有大小兵舰十五艘,鱼雷艇十余只,但匿而不出抵抗。日军陷荣城(今旧荣城)后,分两路包抄威海卫后路。22日(二十七日)清军营官孙万林率部于桥头集附近抗敌,多次击退从陆路进犯的日军,终因兵单无援而败。30日(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五日)日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部分守台官兵奋起抵抗,伤亡惨重,炮台遂陷。2月2日(正月八日)北帮炮台又失,威海卫陷落。日本海军则封锁了威海卫港口,北洋舰队完全陷入被围攻的困境。在十分被动的形势下,爱国官兵进行反攻,击沉敌舰两艘和鱼雷艇五艘。北洋舰队则先后有“定远”、“来远”、“威远”、“靖远”等舰被击沉,鱼雷艇突围不果,全部被日军掳获,人员伤亡惨重。北洋舰队中的外籍军官英人马格禄和美人浩威勾结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牛昶炳,胁迫统帅舰队的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宁死不从,于2月12日(正月十八日)服毒自尽。当日,由牛昶炳与浩威托名丁汝昌降敌,14日(正月二十日)与日军签订降约。余舰十一艘被日军俘获。至此,北洋海军全军覆亡。

猜你喜欢

  • 捻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捻军,原称捻党,或称捻子。捻党起于清朝初年,本为淮河两岸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反抗封建压迫的秘密结社,以后逐渐扩展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捻党成员有农民、盐贩、船夫、渔夫、手

  • 留日学生总会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秋间,留日学生日益增多,为加强各省留日学生之间的联系,留日学生发起组织中国留学生会馆。会馆设于东京神田骏河台。吴禄贞把它比喻为“美国费城之独立厅”。接着各省留日同乡会相继成立

  • 庚款办学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庚子赔款办学的侵略活动。最早由史密斯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史密斯在华传教、经商三十余年,认为“退还庚款”改作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费用有巨大好处。1907年

  • 蔡愔取经

    传说,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在宫殿庭院中。次日晨,问于群臣。傅毅说:西方有神, 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汉明帝于是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教。永

  • 海约翰政策

    见“门户开放政策”。

  • 中法简明条约

    即《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亦称《李福协定》。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法战争爆发前后,清政府内部在战、和问题上争论激烈,权臣李鸿章等人极力谋和。战争正式爆发后数月之内,法军侵占了红

  • 开元之治

    史家对唐开元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美誉。经过唐前期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唐代经济迅速恢复和上升,为玄宗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玄宗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

  • 严光垂钓

    东汉初年名士严光隐居垂钓的故事。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严光(一作严遵),字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曾一起学习经书。刘秀即皇帝位后,严光变更姓名,隐居于齐国泽中, 披羊裘垂钓。刘秀命图画严光形貌四处访求,将

  • 吕后临朝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子惠帝继位,懦弱无能,朝政大权落入惠帝母吕氏手中。吕后剪除异己,杀害刘邦生前最喜爱的儿子赵王如意及其母戚夫人。惠帝死,吕后临朝称制,用其亲信审食其(yi ji)为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